下载股融易安卓版
股融易手机网页版
最新
头条
业务微信号
公号二维码
在线
客服
点击咨询 工作日9-18点
您好,我们不兼容IE7以下的浏览器,建议您升级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
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本观点 > 在智能大赛道做深做透,挑选出有技术门槛的优质赛手
在智能大赛道做深做透,挑选出有技术门槛的优质赛手

[ 导读 ] 基于聚焦行业线和行研先行的策略,海达投资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独立判断,不追风口,价值投资。

海达投资合伙人张桢恒:在智能大赛道做深做透,挑选出有技术门槛的优质赛手

又一重磅硬科技企业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2021年2月3日,震裕科技获创业板注册批文。公开资料显示,震裕科技是一家从事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及下游精密结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公司成功将业务领域拓展至电机铁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冲压业务和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件冲压业务,与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起了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硬科技IPO爆发之际,曾分别于2012年、2017年两轮下注震裕科技的天津海达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海达投资)也已即将实现丰收。

管理规模近100亿元人民币,核心团队紧密合作超过15年,海达投资已深耕医疗健康与智能制造产业投资13年有余。截至2020年12月,海达投资共出手71家企业,已投项目的IPO比率及退出回报率位居国内前列。

投中网了解到,截至目前,在海达投资所投项目中,70%以上为当轮独家投资或领投。

基于聚焦行业线和行研先行的策略,海达投资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独立判断,不追风口,价值投资。海达投资合伙人张桢恒对投中网总结称,“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变,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好赛道找到好赛手。”

“聚集式打法”:在大赛道做深做透,挑选出有技术门槛的优质赛手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在硬科技领域,海达投资已押注泰禾光电(603656)、瑞芯微电子(603893)、中材节能(603126)等上市公司,以及阿童木机器人等头部初创企业,初步建立了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链投资优势。

投资阿童木机器人的经历则给张桢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实话,当时还挺纠结的,因为投资于‘非常早期的单纯创新’原本是我们认知外的事情。”

在中国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创业的红利已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阿童木机器人,则是这个创业时代的一个缩影。

“最初,阿童木机器人就是一个单纯的创新型项目。”张桢恒对投中网回忆称,“这个项目起始于两个创始人在研究生期间的一个课题。渐渐地,课题变成了产业化项目,并获得天使投资,之后,海达投资成为了A轮投资人。”

阿童木机器人并非个例。

张桢恒看到,随着硬科技爆发潮的来袭,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享受到了非同往昔的创业红利。此时,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人才走上了创业之路,也逐渐在获得资本的青睐。“这会是今后中国创投圈迎来的巨大改变。”

敢于押注早期创新背后,是海达投资长期专注于“大赛道”的底气。

所谓大赛道,市场天花板高是其一,利润空间高是其二,同时,在起步阶段要为选手留出足够的空间,即赛道内尚未出现过多巨头,称不上“拥挤”。

“成立以来,智能行业一直是我们深耕的重要领域。”张桢恒告诉投中网,“其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还是希望在我们熟悉的领域里,基于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把一些优质的有技术门槛的选手挑选出来。”

这样的策略被海达投资内部称为“聚集式打法”,即在重点领域深入研究,集中投资,做赛道投手,建立重点行业的投资生态圈,以求做深做透,实现投资退出收益及效率最大化。

正如张桢恒所述,“在选定的赛道里,我们通常会把每一个关注的细分领域都研究得特别清楚,之后把赛道的商业本质提炼出来,并在投资实践中进行多方验证,从而将投资方法论不断升级。”

硬科技爆发潮来袭,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众所周知,硬科技领域投资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

因此,做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在投资理念上就要有自己的特质,那就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不因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我们从不追风口,只在专业的领域出手。”张桢恒表示,虽然一级市场偶有周期性波动,但是海达投资还是会从智能制造的本质出发,对行业进行赋能。

在风云变幻的2020年也是一样。“我从不觉得外界的环境变化会对我们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我们要做的,依旧在认定的赛道,选出最优质的创业者。”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激进式的打法,海达投资更希望在本充满不确定性的一次次出手中寻找确定性。

因此,“很多事情我们会在投资之前就想好,纯粹处于研发阶段或技术打磨期的项目我们是投不了的。”张桢恒提到,“从风险把控的角度,我们投资的最早阶段是在公司实现产品化以后。那时,创业者的技术概念一定要已走出实验室,并经过一定的市场验证。纯粹的从零到一不是我们所聚焦的投资阶段。”

从零到一,本就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过程。身处创投圈多年的张桢恒感慨称,“从零到一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亲眼见过好多‘坑’。所以,对于类似的案例,我们看过后都没有出手。”

但是,企业产品一旦实现市场化,估值难免水涨船高。

张桢恒看到,“一级市场不同于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中,项目市值会遵循一个竞价体系,根据市场自动调节。但是,一级市场投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项目价格只涨不跌,没有调价的区间。”

然而,越来越多的机构愿意为“头部效应”买单。2021年,VC/PE对于头部项目的争抢异常疯狂。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目前,各个赛道细分领域里第一名的体量,可能比第二名、第三名加起来的总和还要高,距离也还在拉大,现在已经不是“二八定律”,而是非常明显的“一九定律”。

张桢恒同样笃信于此。“投资的底层逻辑还是找到好项目。作为投资人,每次遇到好赛道的好项目我都会特别珍惜。”他告诉投中网,“至于估值的压力,我们相对没那么大的负重。”

×
转发到圈子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

让股权融资更简单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