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金沙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知需求
湖南金沙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
湖南金沙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
湖南金沙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公司烃醇燃料项目联合湖南省农科院及湖南省农科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生物质冶炼新能源课题组,采用红薯改良品种“湘薯19号”“湘薯20号”作为主要原料来源,由农科院提供薯种,副院长罗赫荣组织领导研发小组,红薯专家张超凡博士提供技术指导。该项目将极大地带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发湘东地区广大农民利用偏坡闲置地种植红薯的热情,农民们将依靠“红薯”增收致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公司主要投资建设的烃醇燃料生产线位于茶陵县平虎工业园,座落于洣水河畔,紧邻长茶铁路、衡炎、岳汝高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日趋加大。然而,石油资源是极其有限并深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为了寻找低碳环保的替代能源,我国广西、安徽、河南、江苏、东北各省已经大力发展采用木薯、红薯、小麦次粉、糖稀、高粱桔杆等原料加工制成生物能源。湖南金沙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木薯、改良红薯生产燃料烃醇,找到了一条增加能源供给的现实途径。公司把目光投向薯类作物丰盛的茶陵县、攸县等湘东地区。根据公司统计,该项目年需耗费木薯、改良红薯90万吨干片,270万吨鲜薯,公司已在茶陵县和攸县开发了两个红薯种植和试验基地约2600余亩,目前长势喜人。
公司茶陵县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将年产烃醇液体燃料10万余吨,二氧化碳干冰6万吨,饲料3万吨,杂醇油420吨,氨基酸肥料1.5万吨,可产沼气3840万立方米,同时可发电2160万度,节省煤炭3.6万吨。项目建成后:一是可以有效解决紧张的燃烧能源;二是可以促进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可以通过大量种植红薯改良周边地区土壤;四是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公司烃醇燃料项目属国家发改委《生物燃料烃醇及车用汽油十一五发展的专项规划》的新型能源生产项目。产出的烃醇燃料是一种既含烃类又含醇类的液体燃料,由薯类(木薯、改良红薯等为主要原料)应用现代发酵工艺处理方法,加以改性而合成。这种燃料能与汽油或柴油混合,在不改变发动机性能的基础上与汽油、柴油进行高比例混合燃烧,而产生的尾气排放完全符合欧III标准。此种燃料具有能迅速与汽油、柴油混合使用,动力强、积碳少、污染少、材料广、成本低、技术领先的特点,是一种集节能、环保、经济为一体的生物质新能源。同时,有效解决燃油紧缺状况。
湖南首家生物烃醇液体燃料生产装配在湖南省茶陵县虎踞镇动工兴建。湖南金沙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兴建的该项目,所产烃醇液体燃料的机能及能量接近93#汽油,将成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替换能源。
湖南金沙新能源有限公司引进的生物烃醇液体燃料出产技术由长沙金瓯化工有限公司开辟,以红薯或木薯为原料。 经过科学配比发酵、参加添加剂合成。该燃料可与汽油、柴油按1:1比例混合燃烧,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大幅降低,其环保机能优于传统燃料。湖南省汽车摩托车(整车)产物质量监视检测中心供给的查验陈述报告显示,送检的烃醇混杂燃油,在台架上其外特征与负荷特征等在额定功率下均接近93#汽油,价钱也接近。
茶陵县薯类作物丰盛,引进项目具有必定上风。据统计,该项目年需耗费改良红薯(木薯)40多万吨,可与本地农户签署种植订单。该项目年产烃醇液体燃料1O余万吨,一期工程估计来年3月份投产。
公司烃醇燃料项目联合湖南省农科院及湖南省农科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生物质冶炼新能源课题组,采用红薯改良品种“湘薯19号”“湘薯20号”作为主要原料来源,由农科院提供薯种,副院长罗赫荣组织领导研发小组,红薯专家张超凡博士提供技术指导。该项目将极大地带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发湘东地区广大农民利用偏坡闲置地种植红薯的热情,农民们将依靠“红薯”增收致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名称: | 湖南金沙新能源有限公司 |
注册地址: | 中国 湖南省 株洲市茶陵县虎踞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
法定代表人: | 尹生林 |
认缴注册资本总额(万元): | 5000 |
企业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成立日期: | 2006-08-02 |
营业期限: | |
核准日期: | 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