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Uber共建自动驾驶生态,到进军量子计算、机器人与通信网络,英伟达正以惊人的速度拓展其AI版图。此次GTC大会释放出清晰信号:英伟达的竞争优势正从单一硬件性能转向“软硬件一体化+生态协同”的系统能力。 面对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黄仁勋正以战略纵深推动英伟达成为“AI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从技术到资本市场,英伟达几乎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浪潮的代名词。
在资本、人才和计算力交织的时代,AI不仅是一场技术竞赛,更是一场系统性再造。那些能在结构重构中重新定义自身边界的企业,将决定下一轮全球科技格局的走向。
新石器的这笔融资,不仅是单一企业的成长事件,更是中国无人驾驶产业进入“商业落地与资本回报期”的标志性节点。随着国际化布局推进与潜在IPO临近,市场或将在2026年前迎来新一轮自动驾驶产业资本重估。
随着全球“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概念升温,机器人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教育与产业应用的深水区。10月21日,宇树科技发布面向教育领域的四足机器人实训平台,并披露其IPO辅导工作的最新进展。技术创新与资本运作的同步推进,正勾勒出这家具身智能代表企业的扩张路径。
钓鱼产业的年轻化趋势仍在加速。数据显示,25至44岁人群已成为钓鱼市场的主力,占比高达46%。这一人群具备稳定收入和消费升级意愿,成为产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国内领先的钓鱼装备制造商——乐欣户外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意图冲刺“钓鱼第一股”。公司拥有超过 8000个SKU 的产品线,覆盖从初学者到专业钓手的多层级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近日,中邮速递公布了7000台无人车租赁集采项目,成为行业热门事件,因为,这是中邮速递首次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无人配送车。
无论从资本配置还是企业战略层面,AI都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周期中的“主旋律”。短期回报的预期增强、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以及海外市场的高增长潜力,共同构成了这一轮AI产业浪潮的三重驱动力。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既要抓住国内AI产业升级的窗口期,也要以全球视野寻找新增长极——在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中国或许将不只是“AI应用大国”,更有望成为“AI商业模式输出国”。
上周五,在利兹“雅典娜丽人创业节”上,抬举创投公司发布了“2025~2027五点宣言”行动计划,以帮助伦敦外的女性创业者和投资人,营造对女性更加友好的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