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和君咨询医疗部分析师、九鼎投资投资经理,专注移动医疗方向。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曾任时尚集团投资分析师,专注方向直播、社交。获国际关系学院学士学位及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学位。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19年TMT行业从业经验 ,8年互联网早期投资经验。主投项目包括到家美食会,乐视TV,蜻蜓fm,墨迹天气,尚品网,51vv,以及YY、UC、知乎、友盟等辅助项目 担任创新工场合伙人的三年中,主投超过20 个项目,参与大量投后管理工作,领导创新工场兄弟会的课程设计和实现。 5年晨兴创投副总裁,晨兴北京办公室负责人 2年麦肯锡高级咨询顾问2000年 2006年2次互联网领域创业 曾担任中国惠普公司金融行业解决方案销售 总经理 1996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 清华大学校友总会投资协会理事 清华大学校友总会TMT协会理事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我之前所在的基金规模大、名气大、薪水高,创立阿尔法公社之前也有几家顶级VC和优秀创业公司邀请我加入。抛开这一切,选择创立新基金,是因为真切地看到很多优秀创始人因无法识别天使投资方的不合理条款而埋下定时炸弹,自毁前程;看到团队技术好产品好,却不善于借助外部资源快速增长,从而丧失市场良机。 天使阶段,创业公司从0到1,所需要的东西和从1到100有巨大差异。因此天使阶段增长和融资的需求不同于后续的A轮B轮。这听上去像大白话,但是绝大多数创业者,都忽视了从0到1的需求特殊性,融资时不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天使阶段最优秀的机构,而是简单根据名气,根据估值融资。一方面,创业者不懂,另一方面,有些投资机构利用创业者不懂而获利。创业者能看到的绝大多数早期基金既投天使也参与后续轮次,这种不专注首先会导致投资方和早期团队的结构性利益冲突,其次也造成投资方无法,也没有动力,提供早期增长的创业服务。 专注于从0到1的增长,正是阿尔法公社存在的意义。提供优秀创业者在天使阶段最值得拿的钱和创业服务,是我们的执念。阿尔法公社不是一家me-too的天使基金,而是天使阶段创业者的首选 —— THE Angel Fund。也正是因为这样,Richard和我不用“xx天使、xx资本”,而是用一个醒目的名字,告诉创业者阿尔法公社是独一无二的。从阿尔法的办公室装修细节,到搭建业内独特的基金团队,到选择有特定产业背景的基金投资人,再到阿尔法的运营模式和创业服务,方方面面都是为了从0到1的创业公司而专门设计。(关注“阿尔法公社”微信公众号,可以了解更多) 阿尔法公社的专注和创新,赢得了优秀创业者的认可。美洽、白山云、薪人薪事、在行/分答、坚果宠物、PMCAFF产品经理社区......这些优秀的团队在4到6个月的时间内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各自领域的市场第一。这也意味着,获得阿尔法公社投资的团队,会加入一个极为优秀的创始人社群。公社创始人之间有密切的业务合作,共同的经历带来紧密和持久的关系。同时,公社也为富有远见的基金投资人带来市场中前20%的满意回报。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我在四家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工作过,有幸作为首席运营官(COO)带领其中一家ChinaCache在NASDAQ上市。 我自己创业过三次,失败两次,转了几个弯后,第三次和ChinaCache一批优秀的人一起成功,这中间一共用了整整10年!如果这个过程中有高手指点,失败可能还是不可避免,但肯定用不了10年。 我在VC里做投资,看了太多团队,我觉得有很多人像当年的我一样,激情四射,疯狂地创业。要创业就会有牺牲,失败的事经常发生,但是如果有创业经验的人指点,有些失败真的很容易避免。 ChinaCache上市后,我在奇虎360工作了将近两年,担任CMO,重点是战略合作,亲历了中国互联网战场上厮杀的惨烈。创业团队在中国互联网里,真的像丛林里的小动物,处在食物链的最下游,首要原则是生存下来,其次是瞄准大鳄的空隙野蛮成长。很多创业者的失败,源于对这个生态环境了解不足,沉浸在对自己产品或技术的幻想中,结果惨败。 如果有高手指点,很多失败是可以避免的,或者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弯路。可现实是,没有几个创业者能够得到高手。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找一个特别有效的机制,把创业者和高手联系起来。Paul Graham的Y Combinator是一个创举,它的本质就是个平台,把精选出来的优秀创业者和高手集中在一起。Y Combinator正在颠覆传统的天使投资方式,并且证明了一件事,就是高价值的天使投资可以批量产生优质创业项目。 因为过往的经历,我碰巧认识很多高手,也认识很多跃跃欲试想出来干一番的互联网人。我找了10多位带领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成功创业者,跟他们说我要建立这个平台,结果反响强烈,很多人当场就决定投资。阿尔法公社就这么产生了。 我们找了一批大牛,做创业者的指路人;我们聚集一批最优团队,大家手挽手,在大牛的帮助下,一起奔向风口。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Wei Hopeman是Arbor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加入Arbor之前,魏先生曾担任花旗风险投资与创新部门花旗风险投资(Citi Ventures)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主管。她在亚洲建立了一个集团,投资金融服务,支付,数字商务,大数据和分析。此外,她的团队在花旗培养了新技术和市场模式,加速了内部的混乱。 魏在硅谷,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金融和技术经验和视角。在加入花旗之前,她管理着Winnington Capital的中国私募股权业务。她成立了Jefferies&Company的中国办事处,并在高盛担任硅谷的技术投资银行家。Wei从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开始了她的投资生涯,在那里她帮助建立了公司的亚洲业务,并投资了八个亚洲市场。 Wei拥有波莫纳学院的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的互联网证券服务委员会创始成员。她还担任天使投资(AngelVest)董事会,天使投资集团是大中华区最大的天使投资集团,在北京,上海,香港和新加坡设有办事处。她曾任中国领导力女性副主席,女性创业者合作伙伴和企业家的首选网络。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Melissa Guzy是Arbor Ventures的创始人和执行合伙人,在硅谷拥有超过25年的企业家经验,在亚洲和硅谷也是风险投资者。之前从2001年至2012年,Melissa是VantagePoint Capital Partners的董事总经理和投资委员会成员。此前的投资包括Finisar(纳斯达克股票代码:FNSR),Pure Digital(被思科收购),Oxford Semiconductor(被PLX收购),iWatt(被Dialogics收购,Melissa目前的董事会包括DeMyst.data和Paidy)。 梅丽莎出席了韦尔斯利学院,并获得了佛罗里达大学的金融硕士学位。她是“风险投资回报与公开市场表现”一文的作者。她曾担任佛罗里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风险投资业客座讲师。Melissa是Hopkins研究员HKVCA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参与了哈佛大学女性领导力项目。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张首晟(Shou-Cheng Zhang),汉族,美国华裔科学家,祖籍江苏高邮,1963年生于上海。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 2007年,张首晟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基于他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张首晟已包揽物理界所有重量级奖项,包括欧洲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巴克莱奖、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尤里基础物理学奖和富兰克林奖章。 2009年,张首晟入选 “千人计划”,并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开始为祖国效力。张首晟是2013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杨振宁的弟子。[1] 2017年7月21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华裔科学家王康隆、斯坦福大学华裔科学家张首晟、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寇煦丰等团队合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在整个物理学界历经80年的探索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存在。[2] 张首晟将其命名为“天使粒子”。 科研经历 1987年,进入加州大学的SantaBarbara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9年底,结束博士后研究,与妻子余晓帆一起到了SanJose的IBM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993年,被评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95年,年仅32岁的张首晟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3] 创业经历 1999年,张首晟 张首晟 张首晟 联合硅谷企业家们共同创办了华源科技协会,并在他家后院开了首次会议。现在华源已成为硅谷最大的华人科技创业社团,会员多为中美之间的技术领导者、投资者和企业家,福布斯40名40岁以下CEO榜单中也屡屡出现会员的身影。此外,他在斯坦福大学任创业导师,帮助多位学生创办公司,并作为天使投资人,成功的投资了VMware(NYSE:VMW)。5年后,VMWare被EMC收购,后来又在纽交所上市,如今市值已达440亿美元。这笔投资给张首晟带来了上百倍的回报。 2013年张首晟教授与他斯坦福的学生谷安佳博士联合创立丹华资本,意在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专注于投资美国最具颠覆性的创新科技及商业模式,连接美国的创新与中国市场。“丹”既代表斯坦福(又译为史丹福),又有“赤子丹心”之意,“华”取自中华。 丹华资本目前规模已经达到9000万美元,并且已经投资了12家公司。[4] 现任丹华资本创始董事长。 研究领域编辑 张首晟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量子霍尔效应、自旋电子学、强关联电子系统等。 主要成就编辑 学术贡献 张首晟的代表性工作为高温超导的SO(5) 理论、4维量子霍尔效应、室温无耗散自旋流等等,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里有较大的影响,迄今为止,他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在Phys. Rev. Lett. 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论文被他人引用15000 多次。 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Quantum Spin Hall Effect),将其基于芯片业未来提出的新构想——通过控制电子的自旋运动来降低能耗——在理论上完成了预言。2007年,这一理论预言被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证实。同年,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5] 这项研究计划获得美国能源部与国家科学基金会基金支持,因为是华人,张首晟也多了与亚洲的联系。他透露,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是新科技研究发向,未来将有机会与中国大陆、台湾与香港地区的学术机构合作发展。[6]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及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万国证券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的香港总部、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祥峰(中国)投资公司。 2007年起担任上海科星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2008年起担任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2011年起担任上海源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 登榜2015中国科技投资人TOP100。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毕业于南昌大学机械系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为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商学院访问学者。曾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江西铜业的资产重组和香港上市工,1999年起从事风险投资事业, 曾任上海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发起创立上海德磬医疗投资公司;后任上海亿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专注早期创业投资。2007年起担任上海科星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2008年起担任纪源资本合伙人,2011年起担任上海源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 荣登投中2015年中国最受中资有限合伙人关注VC投资人(60s)TOP5。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后又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八十年代在上海市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任处长、主任助理。九十年代中期起先后担任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 (HK363) 董事总经理、CEO,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后,先后任祥峰中国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上海科星创业投资基金创始人兼董事长。 2008年起担任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2011年起担任上海源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管理合伙人。 连续8年获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2008-2015)。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黎瑞刚是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公司(合称“华人文化”或“CMC”)董事长、创始人。华人文化是国内领先的传媒与娱乐、互联网与移动、生活方式领域投资及综合运营机构,发掘、投资、打造了一大批知名影视娱乐互联网企业及产品。目前,除了中国大陆,华人文化旗下企业在北美、欧洲、港澳台、东南亚、日韩等市场均有布局,覆盖了诸多细分领域。 黎瑞刚现同时担任全球最大的广告营销集团WPP(伦敦证交所:WPP,美国纳斯达克:WPPGY)的非执行董事、全球最大经纪公司美国CAA董事、香港电视广播(TVB)副主席(香港联交所:00511)、邵氏兄弟(香港联交所:00953)董事长、中国足协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全球董事等。黎瑞刚此前曾任上海文广集团(SMG)董事长兼总裁,期间实施多项产业化改革,把SMG从一家省级广播电视机构打造成中国业务布局最为完整的大型传媒娱乐综合集团,成功主导A股上市公司东方明珠和百视通的整合。 黎瑞刚此前还曾担任上海黎瑞刚此前还曾担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 黎瑞刚毕业于复旦大学,拥有新闻学硕士及学士学位。
项目需求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