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股融易安卓版
股融易手机网页版
最新
头条
业务微信号
公号二维码
专业
服务
点击了解 让创投更简单
您好,我们不兼容IE7以下的浏览器,建议您升级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
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黄磊的“黄小厨”涉嫌剽窃 创业者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黄磊的“黄小厨”涉嫌剽窃 创业者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 导读 ] “黄小厨”在创投圈并非个例。

近日,黄磊老师的生活方式品牌“黄小厨”涉嫌剽窃创意、侵犯乙方知识产权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随后,黄磊在微博回应了事:“黄小厨是我众多工作中的一个,主要参与一些大的方向的决策,实在没有精力参与到项目的细节中。”另外,他表示愿意负责到底,请第三方权威机构查明真相,公布与众。


不过,黄小厨官方及团队却发出了一个避重就轻的说明,这明显是打脸老板黄磊嘛!有网友甚至说,“这是2017年我见到的最无耻和最业余的公关稿,比前些天“易到”那个还无耻和业余。”



这也难怪,“黄小厨”在创投圈并非个例。坊间曾有传闻,京城某家成立不到3年的“新锐”VC机构,特别喜欢看海外创业者的项目,常年奔走于新加坡、硅谷,收集了大量创业者的BP,一旦看到有望在国内落地的想法和创意,就偷偷在国内组织团队“孵化”,据说仅去年就从海外“偷”了好几个不错的项目。看来,剽窃创业者创意已成VC圈潜规则。


抄袭是VC圈的潜规则



许多创业者可能都知道,在与投资人签署正式投资文件之前,如果创业者提出保密要求,或者发给投资人一份精心准备的保密协议,投资人是不会理睬你的。这似乎成了一个VC行规。但正是这样的漏洞,创投圈涌现了不少“黄小厨”。


现实情况中,不少投资经理也创业,而且是“拿着”创业者的BP创业。目前国内活跃着接近数十万投资人和相关从业人员,他们每天看着别人的创业项目融资成功,几千万上亿的资金从自己手上划给创业者,难保不会动心。在外界看来,投资经理们自己出来创业太方便了,一手是一堆现成的商业计划书,一手是大笔资金,试问,谁能挡住心中的恶魔?


另外,被投资人“出卖”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某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女创始人在创业历程中,就曾被某知名投资人“出卖”过一回。公司艰难的时候,她找到那位熟谙创投圈的人士帮忙。觥筹交错中,她毫无戒备地透露了公司底牌。很快,关于她的很多商业机密,最大的竞争对手都知道了。


创业者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明天,也就是4月26日世界是知识产权保护日,今年保护日的主题是“创新改变生活”。“黄小厨”抄袭门事件在此时爆发,恰好给这个保护日和这个主题,添加了一个意外又恰到好处的注脚。


创新能够改变生活,但如果缺少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和需要坚守的底线,创新行为就会被扼杀,作品就会失去活力和成长的源头。因此,对于创意者来说,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曾有投资大佬给创业者忠告,融资过程中披露项目信息的原则应该是:分享饼干而不是制作饼干的秘方。也就是说,与投资人介绍产品和市场潜力,就如同与消费者或用户介绍产品和市场,但是当问到如何做的“秘方”时,创业者就应当更加谨慎,尽可能避免披露具有价值的技术信息。这一技巧尤为重要。

另外,也有一些小细节值得创业者注意,比如在比较敏感的材料上加上“保密”字样,在首页加上“仅仅提供给某某基金内部参考”及“请勿对外转发”等字样,使用PDF而不是PPT等可编辑格式,这样尽管无法完全杜绝“被剽窃”,但起码降低了机率。


当然,最幸运的莫过于创业者能“带眼识人”,遇上“合适”的投资人。所谓“投资即是投人”,其实找投资也要分辨投资人。一个投资人在圈内口碑如何,打听一下便可知道个大概了。这也说明,投资人是靠声誉吃饭的,如果为了一个不成形的项目而毁掉自己的声誉,实在得不偿失。


附:关于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法律制度;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证书专利权法律制度;版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商号权法律制度;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喜欢我的文章,成为我的天使投资人吧,么么哒

×
转发到圈子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