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刘若鹏,深圳一个普通的80后年轻人,却干着一番并不普通的超材料事业。2009年,26岁的他与5位海归博士一同回国,在深圳成立了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从此开始了“梦想家”之旅。
科幻,顾名思义,既蕴含着科学道理,又存在于人类的幻想之中。哈利·波特的“隐形衣”, “钢铁侠”在空中翱翔的飞行器……这些在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元素,其实并非我们想象当中那样遥不可及,超材料的应用可以将它们变成现实。
刘若鹏,深圳一个普通的80后年轻人,却干着一番并不普通的高科技事业。2009年,26岁的他与5位海归博士一同回国,在深圳成立了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从此开始了“梦想家”之旅。
超材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超材料这个东西,对于大部分人说是陌生的,它到底是什么?融姐学习资料后了解到,超材料是一种由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主要包括左手材料、光子晶体、电磁晶体、超磁性材料、频率选择表面、人工磁导体、基于传输线结构的超材料、等离子结构的超材料等。
超材料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覆盖工业、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起来似乎还有些玄乎,我们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电磁超材料是超材料中的一种,它在军工领域可应用于超材料通讯天线、无人机雷达、声学隐身技术等;在通信领域可应用于无线 Wi-fi网络;在智能结构领域可应用于地面行进装备用智能结构和可穿戴式超材料智能结构。
刘若鹏与超材料的不解之缘
刘若鹏虽然年龄不大,与超材料的缘分却不浅。2004年,正在浙江大学读大二的他,已经开始着手超材料的研究。当时,超材料这个新学科才刚出现不到3年,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一度被质疑是“伪科学”。刘若鹏对超材料是“一见钟情”, “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热情,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2006年,刘若鹏获得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全额奖学金,进入超材料泰斗大卫·史密斯博士的研究组深造,从事了大量超材料相关奠基工作。
2009年,刘若鹏和季春霖博士首次实现了宽频带超材料隐身衣的设计与制备,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超材料宽频带隐身衣的论文,标志着超材料首次具备了工程化应用的可能性,引起了世界轰动。
超材料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超材料技术的发展,此前曾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材料重大专项等项目中大力支持超材料研究的立项工作。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这意味着超材料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超材料行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该技术将推动我国尖端装备的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并对这些领域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刘若鹏带领光启实现产业化之梦
刘若鹏曾这样描述超材料的用途,“通过在材料关键物理尺度上的结构有序设计,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获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质的超常材料功能,从而实现定制化功能的需求。”
2012年12月7日,光启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上任后视察的第一家企业。
作为新生代科研专家,刘若鹏将这段话用实践进行了完美的演绎。创业之初,刘若鹏和5位合伙人在只有20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做实验用的是二手设备,为了防电磁波干扰,还不得不在到未完工的地下车库做实验。值得欣慰的是,艰苦的努力收获了慢慢的回报。
2010年,光启被深圳市政府选为深圳十大自主创新工程,并列入深圳市“十二五”规划重点支持的科研平台机构。截至目前,光启研究院的专利申请量已超过3000件,占全世界超材料领域过去10年申请总量的86%。在超材料领域,光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足以让全中国人引以为傲。对于未来,刘若鹏非常自信地说:“五到十年,光启将成为全球超材料领域最先进企业。”
将梦想变为现实,这是光启所选择的一条创新之路。正如刘若鹏所说的,光启的创新是为了造福社会,光启将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