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金25亿元的液流赛道能爆发吗?
这段时间,液流电池的发展受到了学界和产业界的大力推崇,一位业内朋友告诉我,不久前在深圳落地的碳中和院士峰会,正是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组的局,他的主攻方向为液流电池,论坛内容也大多围绕于此展开。
据液流电池电解液公司金格伦统计,下游行业订单已达6.5GWh。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券商普遍做出的3GWh预期。显然,二级市场信息已经远滞后于产业链一线中的消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9家液流电池公司获得融资,吸金超25亿元,主营钒液流电池的大连融科正是为数不多的新能源百亿独角兽。
液流电池,顾名思义,是将正负极的活性物质溶解在电解液中,在电极上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实现充放电。目前90%以上的应用都为钒电池。
锂电池体系如此成熟了,为何还要发展全钒液流电池?
首先是材料本质上的安全,这在储能电站进入寻常商户家、工厂园区时,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就是超长的循环寿命,突出了钒电池的价值。
钒电池没有元素损耗,只依靠钒离子丰富的价态变化,循环寿命理论可达25年以上,充放电循环次数25000次以上,100%充放电无衰减。目前循环寿命最长的磷酸铁锂也仅为了全钒液流的三分之一左右。
再次,如果全钒液流电池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预期的容量增减和运维成本较低。
钒电池目前的发展掣肘,关键在于产量低、成本高。
商业化的本质是一个算账问题。因为产业链远不够成熟,涉及环节又比较复杂,所以钒电池的一次性投资成本相对高于锂电池。
尽管钒电解液可以回收,残值高,但先决条件是产业链需要先打通,形成“生产-使用-回收” 的闭环,而产业化的推进又需要先降低初始成本,让市场接受,这直接形成了一个悖论。
据不完全统计,液流电池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完成并超过了行业过去十余年累积完成的规模。
资本涌入和市场需求,正让钒电池产业链迅速走向成熟。
国内钒电池赛道上的企业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科研院所自研孵化或者知名教授带出来的初创企业,以大连融科为代表;另一派是吸收收购国外技术的的创业企业,以北京普能为代表。
作为一条新的技术路线。虽然在车载动力、消费电子领域上技不如“锂”(因为体积太大),但在储能应用都打了到锂电池的“七寸”,本质安全、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长循环寿命,无不体现了突出的性能优势。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三星电子挑战6G数据传输纪录
为评估下一代网络蜂窝设备,韩国三星电子表示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普莱诺周边1公里距离内,进行12.7GHz—13.25GHz频段的6G测试。三星电子美国分部日前已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申请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2021年底,三星电子曾在得克萨斯州针对500米距离申请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并进行了6G测试。此次申请的测试距离再次增加,若测试成功,将刷新6G数据的传输距离纪录。
5.5G商用“提挡加速”,A股公司争相布局抢占产业先机
5G-A(又称5.5G)商用“提挡加速”。在今年9月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后,华为10月21日晚宣布,近日在IMT-2020(5G)推进组的组织下,全面完成5G-A技术性能测试。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5G-A走向商用、相关产品及产业发展成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加快试点部署5G-A网络的政策,产业界也加快了开发5G-A解决方案及新应用、构建5G-A新生态的布局步伐。A股公司是布局5G-A的重要参与者。9月以来,数十家
上市公司通过公告、投资者互动平台或机构调研等方式透露了在5.5G领域的相关布局。
应用市场拓展,BC电池或加速普及
“目前各类电池技术如果想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最终都会指向BC结构。”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一院负责人童洪波在10月22日举行的BC电池产业技术论坛上表示。专家认为,随着下游应用市场不断拓展,叠加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及产业链配套全面发展,BC电池将迎来快速发展和普及,预计2025年BC电池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
百家头部企业产业链占款超10万亿:中小企业现金流之困待解
统计发现,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头部的前100家公司(不含金融业),体现出了超强的产业链占款能力。截至2023年半年报,头部的前100家上市公司产业链占款余额为13.76万亿元,被占款余额为3.71万亿元,二者差额10.05万亿元即为这些头部公司的产业链净占款额。超过10万亿元的净占款额,凸显了头部企业对产业链上大量中小企业的挤压强度。
13个省份公布前三季度成绩单,GDP平均增速达6.0%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2日,至少有浙江、四川、湖北等13个省份已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上述13个省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平均达到6.0%,跑赢全国增速(5.2%)。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各地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信贷支持、创新驱动,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乘联会崔东树:1-8月二手车销量同比增长13%,行业发展重回快车道
10月22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通过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近几年二手车呈现较快发展,从2014年的600万台一路上升到2021年的1759万台, 7年间增长了1100万台的规模,大幅增长的表现相对较强。2022年,总体二手车交易量呈现相对偏低的状态,同比下降9%。二手车行业发展重回快车道。2023年1-8月的二手车销量达到1190万台,同比增长13%。与此同时,由于二手车交易的档次不断提升,二手车交易额逐步的提升,去年二手车交易额达到10596亿元,今年1-8月份达到7419亿元的水平,体现了二手车的交易的产品档次不断提升。
阿里达摩院发布遥感AI大模型
10月20日消息,阿里达摩院发布业内首个遥感AI大模型。据介绍,该模型可识别农田、农作物、建筑等,提升灾害防治、自然资源管理、农业估产等遥感应用的分析效率。目前,该模型已在AI Earth地球科学云平台开放使用。
商务部:1-9月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1.98万亿元 增长60.6%
10月20日消息,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1-9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一是带动消费增量,170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151家建立了直播基地,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达1.98万亿元,增长60.6%,占网络零售额的18.3%,直播电商拉动网零增速7.7个百分点。二是促进创业就业,活跃电商主播数337.4万人,增长164.3%。三是推动产业转型,企业自播比例提升至接近一半,店播、厂播、走播等新场景不断拓展,老字号纷纷通过直播触网,拓展营销渠道。
迄今运行AI最快芯片“北极”面世,速度和能效比同类产品提高20多倍
美国IBM公司最新推出了一款类脑芯片“北极”,其运行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识别算法的速度是同类商业芯片的22倍,能效是同类芯片的25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10月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
---
弘正储能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弘正储能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利城资本领投、凯风创投等知名机构跟投。
迪纳元昇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磐霖资本独家投资
杭州迪纳元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迪纳元昇”)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磐霖资本独家投资,星汉资本连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前公司在一年内连续获得分别由泰煜投资领投(天使轮)和齐济投资领投(Pre-A轮),吉六零基金、沐仁投资跟投的多轮融资,此次融资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DNA纳米靶向载体领域的技术优势,推进肿瘤、代谢性疾病、疫苗等多条管线的研发工作。
复旦校友创业,玄言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上海玄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玄言生物”)宣布完成由海南仟港汇投资合伙企业独家领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世界全新癌症靶点抗体药INTX-001的临床前研究,开发下游IVD管线,AI预测重大疾病进程(早筛、转移等)相关的IVD产品与软件。 玄言生物成立于2021年4月,致力于打造尚未满足需求的AI药物、早筛、与辅助诊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