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机接口双雄竞速:上海“脑智天地”启航 vs 马斯克Neuralink新突破
中国迈入脑机接口产业化新纪元
2025年6月29日,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内,国内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正式启动。这一由闵行区政府、临港集团、华山医院等联合推动的重大项目,标志着中国脑机接口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政企医深度协同是此次建设的核心要素。华山医院牵头成立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推动医疗资源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联动。同时,包括博睿康、脑虎科技在内的企业也已实现实际突破,如帮助瘫痪患者实现“意念喝水”和“脑控智能设备”操作。
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也同步落地:多项专项扶持政策和产业基金矩阵宣布启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首批进驻企业如岩思类脑,正在研发低延迟(60ms)非侵入式脑控系统,能实现复杂游戏操作,如《黑神话:悟空》的脑控体验。
上海方面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2030年,推动脑机接口从医疗康复向教育、智能家居等领域拓展,建设全球脑机接口创新策源地,打造从底层技术到产业生态的完整闭环。
Neuralink扩展试验规模,迈向人机融合边界
同日,科技狂人马斯克的美国企业Neuralink也宣布重要进展。继年初首例人脑植入成功后,目前已有7位受试者参与试验,涵盖瘫痪者与渐冻症(ALS)患者。数据显示,用户平均每周使用设备超过50小时,一些受试者已能用意念打字、玩赛车类游戏,甚至操控CAD软件进行设计。
技术蓝图亦日趋清晰。2025年,Neuralink计划实现无声言语意图解码,帮助重症患者实现更高效沟通。2026年将启动“盲视计划”,尝试为失明者恢复低分辨率视觉;而2028年,目标是实现在脑部植入超过2.5万个电极,为AI融合及精神疾病治疗打开新路径。
Neuralink还展示了未来通过脑机接口直接控制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设想——瘫痪者Alex正在计划用脑波操控机械手臂,朝向科幻级的人机一体迈进。
商业化方面,Neuralink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突破100亿美元,布局三款核心产品,分别聚焦于运动障碍、视觉缺失及神经精神疾病,快速推进落地节奏。
中美“双路线”并行演进:产业与技术的博弈
当前脑机接口赛道呈现双重路径:以上海“脑智天地”为代表的“国产方案”强调产业生态整合、临床资源协同与政策支持,目标在于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快速规模化落地;而以Neuralink为代表的“硅谷路线”则更注重技术前沿探索,侧重于医疗奇点突破与未来人机融合场景。
尽管Neuralink的植入式方案面临伦理争议与长期安全性审查,其技术的激进程度仍对全球行业形成强大刺激;反观中国方案则在非侵入式、可穿戴方向取得可观进展,具备较强可推广性与政策连续性。
意念革命的竞速刚刚开始
随着脑机接口从临床康复向消费级控制、娱乐交互等领域延伸,人机界面形态正经历根本性重构。从“意念喝水”到“脑控机器人”,从产业集聚区到脑神经解码,脑机接口正在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中美两大体系在“技术路径”与“产业模式”上的竞合,注定将深刻影响未来十年的人类科技版图。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IDC:2025 年服务器 CPU 市场英特尔份额降至 55%
摘要:英特尔在服务器 CPU 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减弱,AMD 凭借其 Zen 架构迅速提升市场份额,预计到 2027 年 AMD 和英特尔将处于几乎平等的地位。此外,基于 ARM 的服务器芯片也在逐步增长,可能达到 10% 至 12% 的市场份额。目前 AMD 已拥有约 33% 的市场,而英特尔则下降至约 62%。尽管 AMD 在高端产品上取得成功,但英特尔仍以更实惠的产品在处理器数量上保持领先。
OpenAI 员工:GPT-5 将于 7 月上线,疑似完全多模态
关于 GPT-5 的讨论再度升温,有 OpenAI 员工称其已开始灰度测试,并可能在今年夏天发布。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表示,GPT-5 将是一个多模态模型,支持语音、图像、代码和视频等多种输入方式,并具备深度推理能力,能进行实时视频生成和编写大量代码。同时,GPT-5 将整合多种功能,成为首个真正的混合模型,实现推理与记忆的结合,减少幻觉问题。此外,OpenAI 内部人士透露,构建 GPT-5 的关键在于平衡推理与聊天能力。
北京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国一半以上
北京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中心,拥有超过 2400 家核心人工智能企业,产业规模接近 3500 亿元,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以快手可灵为代表的企业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快速迭代,已实现与多个行业的广泛合作。
中信建投:稳定币、RWA 等数字资产业态有望加速迎来发展新阶段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升级,稳定币监管持续推进,券商布局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或引发牌照升级潮,数字资产时代加速到来。
崔东树:2025年5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5%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2025年1-5月达到世界汽车的34%的份额,中国车企年初较低是春节因素的正常体现。随着政策刺激效果显现,3-5月开始中国车市走强。5月中国汽车的世界销量份额回升到34.7%.的较好水平,较去年提升2.7个百分点。
中国中小企业站上国际舞台C位,中国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
6月29日消息,跨境电商是近年来最具活力的外贸新业态之一,如今,这一新兴渠道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直接站上国际贸易的舞台。数字经济的浪潮,跨境物流的桥梁,让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站上国际舞台的“C位”。截至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从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带动作用明显,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从2020年的1.69万亿元,到2024年的2.71万亿元。4年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实现万亿级增长。
---
创智联恒完成新一轮融资,北创投出手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创智联恒”)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资方为北京创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北创投)。“创智联恒”继国投创业领投A+轮后,再获国资加持。
享刻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系列融资
2025年6月,享刻智能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系列融资,由世纪长河科技集团、启迪之星联合投资,网龙天映创投、广华创投、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东升蓟门资管共同跟投。本轮融资后,公司将全力聚焦推动行业首款厨房服务具身智能机器人LAVA量产升级,开启垂直应用场景的千台级规模化落地。
航润技术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中金资本领投
广州航润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润技术”)近日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庚辛资本担任长期战略财务顾问,老股东同创伟业追加投资。此前,公司已获成都科创投、启赋资本等知名
投资机构数亿元投资,资本持续加码印证了市场对其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的深度认可。
临一云川获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独家投资
浮空风电技术创新领跑企业北京临一云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一云川”),近日完成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独家投资。这是继华强新能源、中科创星之后一年内获得的第三笔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