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颠覆材料科学:上海交大用人工智能设计“自降温”超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周涵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最新研究,展示出AI在热辐射超材料设计中的革命性应用。团队构建出一个AI驱动的逆向设计系统,仅需输入所需光谱性能,系统每秒即可生成2000多个材料结构与组分组合,并自动筛选最优方案,实现材料“许愿式”定制。这一技术大幅缩短研发周期,从传统的数年压缩至3个月。
生物启发+三维建模:建立高性能材料数据库
团队灵感来源于极端环境下自我降温的生物,提取其表面三维结构特征,建立由30种材料、32种基础结构单元组成的57110组数据数据库。通过原创“三平面建模法”,仅需11个参数即可精准描述复杂三维结构。这一数据体系为AI设计提供了坚实基础。
实测性能优越:比传统材料更“会降温”
AI设计出的多款超材料在户外实测中表现突出:
宽带热辐射超材料在正午能使表面温度下降5.9℃;
单波段选择性超材料在多云环境下降温4.6℃,在城市环境中比白漆低5.3℃;
双波段选择性超材料在屋顶应用中比灰色涂层低达21℃。
这些材料支持涂层、贴片等形式,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且制备简便,适合规模化推广。
节能效益显著:每平米年省20度电
模拟数据显示,这些超材料可使建筑单位面积每年节能75MJ,相当于节省约20度电。一栋四层公寓楼年节电量可达1.58万度,为“零能耗降温”建筑提供现实路径。
产业化路径明确:材料设计不再靠“蒙”
研究重点考虑材料的低成本可制造性,设计优先筛选适合规模生产的方案。典型材料可在室温下用溶液法制备,施工方式如同涂墙漆,门槛低、效率高,为产业转化铺平道路。
跨界融合:AI+材料科学打开新范式
研究团队开发的平台融合机器学习、结构建模和实验验证,具有通用扩展性。其方法不仅适用于热辐射材料,还可推广至纳米光学、彩色超材料、拓扑光子学等领域。
国际合作与资本支持保障成果落地
该研究由上海交大牵头,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团队完成,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技计划支持,已申请相关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评审高度认可:机器学习驱动的材料设计新纪元
《自然》审稿人指出,该研究在超材料设计中的AI应用“扎实全面,实验结果令人信服”,标志着机器学习推动材料科学迈入新阶段。未来3-5年,随着产能释放,“智能材料”有望进入千家万户,深刻改变人们生活。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万科再获大股东超 62 亿元借款
万科公告显示,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拟向其提供 62.49 亿元股东借款,用于偿还到期公开债务。此次借款利率为 2.34%,期限三年,并对已有 8.9 亿元借款展期至 2025 年底。万科表示,股东借款利率低于金融机构水平,体现了大股东支持。此外,双方在物流领域合作设立智慧物流中心,是继长租公寓后的新合作方向。未来将在 TOD 开发、商业运营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万科董事会主席辛杰表示,深铁作为负责任股东,将助力公司融合发展,实现稳定经营。今年 1-5 月,万科完成 2.64 万套房屋交付,销售回款率达 100%。2025 年以来已偿还公开债超 160 亿元,年内无境外公开债。公司表示将推动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中国保险市场增速领跑亚洲,未来10年中国寿险增量或占全球一半
中国保险市场已成为亚洲保险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并稳居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7月3日发布的《2025年安联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保险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全年增长率约8.6%,打破了上一年度8.2%的增长纪录。其中,中国保险市场实现了11.2%的增长,再次回到两位数的增长率;总保费收入达到7540亿欧元,亚洲地区总保费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市场。报告称,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在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0.8%,稳居全球第二。未来十年,预计中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增长率将达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仍将是全球人寿险业务的主要增长引擎,全球寿险保费增量的约一半或将来自中国市场。
微软宣布全球裁员9000人,占员工总数不到 4%
当地时间7月2日,微软公司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 9000 人。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员涉及公司不同团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经验层级的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不到 4%。此次裁员消息发布于微软 2026 财年的第二天,而该公司通常会在新财年开始时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微软一位发言人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必要的组织变革,以确保公司和团队在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占据最佳位置,取得成功。”
商务部:1—5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同比增长7.7%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5月服务贸易发展情况,2025年1—5月,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4033.7亿元,增长15.1%;进口18509.9亿元,增长2.7%。服务贸易逆差44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52.2亿元。
优必选在杭州成立智行机器人公司,注册资本 5000 万
杭州优必选杭优智行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郝宝玉,注册资本 5000 万元,业务涵盖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该公司由优必选全资持股。
天玑科技等在杭州投资成立创投基金合伙企业
近日,杭州悠扬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提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约1.0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以私募基金从事
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股权穿透图显示,该企业由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海南常盛天科投资合伙企业等共同出资。
---
创步科技完成3200万A轮融资
7月3日消息,数字生活服务平台海南创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创步科技)近日宣布,已完成32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中海洋盛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华耀智坤完成种子轮融资,华睿投资投资
近日,华睿投资完成对磁传感检测公司华耀智坤的种子轮投资,这是华睿投资在物联网+赛道上的又一重要布局。 杭州华耀智坤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专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健康检测,聚焦开发应用于桥梁隧道、港口码头、大型基建,民用建筑的钢筋锈蚀无损检测及修复机器人,以及数据分析平台和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目前已运用于港珠澳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华润电力码头建设工程中。
碳云智肽获战略投资,翰宇药业投资
近日,碳云智肽迎来翰宇药业的战略投资,双方同步签署了《创新药CRDMO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此举不仅是两大企业在多肽创新药领域合作的深化升级,更彰显了碳云智肽“多肽芯片+人工智能”创新药筛选平台的硬核实力与行业认可度,为中国原研多肽药物的全球化征程注入新动能。 碳云智肽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其自主研发的硅基多肽芯片技术突破传统限制,结合人工智能构建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已成为全球独有且领先的蛋白相互作用规模化高效检测工具。这一平台能够从海量数据中精准筛选出“最优”药物候选分子,快速完成药物发现环节,为创新药研发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