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啤酒销量创30年新低:年轻一代掀起“戒酒”潮,百年传统遭冲击
德国,这个以啤酒文化闻名世界的国家,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啤酒消费变局。德国官方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啤酒销量仅为39亿升,同比下降6.3%,这是自1993年有统计以来,半年度销量首次跌破40亿升大关,创下30多年来新低。
年轻一代的“戒酒”浪潮
啤酒,曾是德国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却在年轻一代中悄然“降温”。
从日常必需到文化符号:啤酒更多成为特定场合下的象征,而非每日饮品。
健康意识崛起:年轻消费者主动减少酒精摄入,更青睐无酒精啤酒或健康替代饮品。
无酒精啤酒逆势增长:2013年以来,无酒精啤酒销售额增长超109%。老牌厂商如艾丁格(Erdinger),如今其产量中约四分之一已是无酒精产品。
酒厂面临“倒闭潮”
消费需求骤减正引发连锁反应。
关闭潮加速:过去两年,约1500家德国啤酒厂中有52家停产,是近30年来最大规模的行业收缩。过去五年内,全国酒厂数量减少93家,结束了数十年的扩张趋势。
传统家族酒厂陷困境:即使是拥有数代历史的家族酒厂,也难以抵御市场变化。
行业预警拉响:德国酿酒商协会预计,2025年仍是“极为严峻的一年”。
多重压力的叠加
啤酒销量下滑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重压力叠加结果。
成本上升: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每年约增6%。
能源转型阵痛:为实现碳中和,酒厂需将燃气改为电力供能,相关设备更换比例或达80%,投入巨大且风险高企。
经济与贸易不确定性:低迷消费环境与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老牌厂商加速转型
面对生存压力,不少百年酒厂选择主动变革。
多元化布局:拓展无酒精饮品与混合汽水市场,迎合健康消费趋势。
创新营销:艾丁格等品牌将无酒精啤酒定位为“运动能量饮料”替代品,并借助体育赛事推广。
啤酒文化的“韧性”与挑战
尽管市场承压,啤酒在德国社会的文化地位并未消失。
社交功能仍存:啤酒花园与酒吧中,人们依旧举杯畅谈。
节庆依赖:慕尼黑啤酒节等活动依然吸引数百万游客,今年价格预计上涨至每升14至16欧元。
旅游经济支撑:啤酒仍是德国旅游与出口的重要名片。
德国啤酒销量的下滑,不仅是一串数字的变化,更是社会转型的缩影:健康理念强化、消费观念重塑、传统行业在能源与经济压力下的挣扎与自救。未来的德国啤酒产业,或将呈现“双轨”趋势:一边坚守百年传统,另一边加速向低酒精、无酒精与健康化转型。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英媒:世界黄金协会拟推出“数字黄金”
据英国《金融时报》3日报道,总部位于伦敦的世界黄金协会拟推出“数字黄金”,意在构建全新的黄金交易、结算及抵押方式。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官戴维·泰特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数字黄金”将首次实现“黄金在黄金生态系统中以数字形式流转,并作为抵押品使用”。
险资LP“跑步”进入股权投资市场,挑选GP有三大考量
8月以来,天津家寓股权投资基金和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的相继成立引发市场关注。这两只基金均由险资深度参与出资,前者的有限合伙人(LP)更是清一色的险资。据记者梳理,2025年以来,险资在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布局明显提速。根据执中ZERONE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险资在股权投资领域的认缴出资金额达到524亿元,同比增长46%。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险资合作的普通合伙人(GP)中,除了国资国企之外,还出现多家头部美元基金和市场化创投机构。市场分析指出,险资加速进入一级市场,一方面是政策松绑的驱动,另一方面也是利率下行之下,险资寻求多元配置的路径之一。随着险资这类长线资金持续进场,此前一级市场翘首以盼的长线资金将逐步转化为实际投资,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英特尔确认上周从美国政府获得 57 亿美元资金
英特尔确认上周获美国政府 57 亿美元资金,这是华盛顿收购其 10% 股权第一步,资金周三晚到账,为其晶圆代工业务提供缓冲。
纳斯达克拟修改针对小型IPO和中企的上市规则
纳斯达克当地时间9月3日宣布提议修改上市标准,正将拟议规则提交给美国证监会审核,若获批将立即实施。修订后的标准包括:最低公众持股量市值1500万美元(目前为500万美元),适用于根据净利润标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公司;对存在上市缺陷且上市证券市值低于500万美元的公司,加快其停牌和退市流程;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新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最低要求为2500万美元。
一天净赚近1.5亿美的投资者仍不满意 美的集团独家回应
8月29日,美的集团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5%,平均下来,相当于一天净赚近1.5亿元。但对于很多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包括美的在内的家电股的“赚钱”能力还不够令人满意。目前,国内家电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都不高,拿港股来说,美的集团的动态市盈率在13上下(A股11上下),低于“港股十巨头”的平均数(高盛集团此前提出“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的说法,后来也被称为“港股十巨头”,美的位列其中);今年以来(截至9月2日),美的集团(H股)股价累计涨幅20%,同期香港恒生指数涨幅为27%,两相对比,也能看出资本市场对美的未来增长空间的保守和犹疑。“我们最近股价表现不如大盘。美的属于比较稳健的股票,股价波动不大;在当前市场比较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成长更快的(股票)。”美的集团董事会秘书高书在接受企业家杂志 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公司估值被低估了,所以才会进行回购操作。”
---
曦智科技完成超15亿元C轮融资
近日,浦东创投集团旗下浦东引领区基金参与完成上海曦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曦智科技)超15亿元的C轮融资,本轮投资方还包括中国移动、上海国投、国新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老股东中科创星、沂景资本、某领先互联网厂商等追加投资。
AI+金属新材料研发公司创材深造完成数千万元A轮系列融资
AI+金属新材料研发公司创材深造(Deep Material)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系列融资,先后由合世家与晨晖资本参与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新材料研发迭代、高通量自动化实验室升级、人工智能模型开发,以及垂直行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创材深造成立于2021年,创造性地将人工智能嵌入金属新材料研发全流程,从算法模型、高通量实验室到材料数据体系全部自建。
「新研智材」完成千万级种子轮融资,晶瑞新材领投
AI驱动材料研发的创新企业——深圳市「新研智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研智材」)宣布完成千万级种子轮融资。本轮由半导体材料龙头晶瑞新材(300655)与基石浦江资本联合投资,资金将用于AI算法迭代、顶尖人才引进及半导体材料等场景的产业化落地,加速推进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协同。 「新研智材」成立于2024年12月11日,定位为材料信息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的技术先锋,致力于将AI for Science技术深度应用于半导体核心材料,新能源相关材料等高端研发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