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国家面前无偶像”这句话又要被提及了,由于政治原因,外界疯传“限韩令”。不论最后结果为何,曾经在中国娱乐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韩流或将跟随日流淡出,国内文化产业格局或将迎来改变。投资韩娱的国内资本也将受到损失,而国内娱乐资源可能被炒高。
“国家面前无偶像”这句话又要被提及了,由于政治原因,外界疯传“限韩令”。不论最后结果为何,曾经在中国娱乐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韩流或将跟随日流淡出,国内文化产业格局或将迎来改变。投资韩娱的国内资本也将受到损失,而国内娱乐资源可能被炒高。
不能说的秘密将造成投资亏损
关于“限韩令”,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官方文件下达。所谓“限韩令”的说法最开始是由香港媒体提出,随后由韩国媒体进行报道。根据他们提出的“限韩令”内容有:韩国人气偶像组合禁止在中国活动;韩国偶像不允许开展1万人以上的公演;韩国文化事业公司禁止投资;包括事前制作的相关合作项目禁止。随后一些韩国明星取消在华演出的消息也侧面佐证了媒体的报道。因为没有明文规定,目前过审的电视剧和节目并没有受到影响,“限韩令”在国内的后续效果还需要时间发酵。
随着中韩两国在文化领域交流的加深,交流合作投资的交易日渐增多。国内资本投资韩国娱乐公司,综艺、电影电视引入韩国明星的情况也有很多。现在他们都将面临亏损的局面,其中不乏大公司和名人。2016年2月,阿里巴巴以1.95亿元的价格买下韩国最大经纪公司SM4%的股权,5月底,腾讯3000万注资韩国YG娱乐成第三大股东。且不提阿里、腾讯与这些韩国公司深度合作告吹,仅仅是这些公司股票的下跌就是一笔亏损。受到“限韩令”影响,8月2日SM公司股价下跌5.32 %,YG公司股价下跌7.96 %。其他搜狐视频、优酷购买的韩国影视剧版权,王思聪签下的韩国女团EXID等投资都可以预见亏损了。
或炒高国内娱乐资源
事情的影响都是双方面的,既然有亏损的一面,也必然有获利的一方。韩国文化产业商业化程度比国内高,偶像出产率高,身价相对名气偏低。韩国的文化产业资源被大量引入国内,挤压了国内资源的发展空间。“限韩令”或许可以为国内文化产业重新赢回机会。
韩国明星对于国内文化产业意味着物美价廉,这也是国内很多节目、影视剧乃至文化公司引入韩国艺人的原因。如果这部分资源被封杀,短期内是没有外来资源补充的,国内明星资源将更受追捧。国内明星的身价经过多轮炒作已经翻了几番,高昂的薪酬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弊端。但是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的情况下,明星身价会进一步上升。不过对于影视公司来说,这也是一个获得资本投资的机会。韩国偶像剧和综艺节目的制作水平比国内成熟,资本偏爱引入韩国人才。华策就曾经注资《太阳的后裔》的制作,跑男也是引入韩国跑男的模式。而现在这条路被断掉,国内制作公司将重新占领市场、赢得资本青睐。
韩国造星模式成熟,韩庚、鹿晗、黄子稻等明星都是接受韩国模式培养起来的。如果“限韩令”执行,目前还在韩国培训的中国人可能就要考虑回国发展了。对于国内娱乐公司而言,也是一次接收人才的机会。
韩娱对国内文化产业的影响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已经越来越大。现在出于政治原因,韩娱可能会被赶出市场。我们无法确认这种禁令会持续多久,但是中国资本一起陪着哭已经是必然。投资本来就是有风险的,我们也只能接受这种阵痛,希望国内资本可以早日调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