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罗振宇曾说:“我们不是什么媒体,我就是一个买卖人。”
从视频读书到微信语音,从会员社群到电商业务,从跨年演讲到知识付费,罗辑思维称得上是第一个将知识商业化成功运用的自媒体。从2012年底成立至今,这 4年多的时间,从粉丝经济到知识经济,罗辑思维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化探索,成长速度极快。罗振宇曾说:“我们不是什么媒体,我就是一个买卖人。”今天我们就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看罗胖是怎么玩转粉丝经济和知识经济。
互联网时代,粉丝就是经济,这一点在网红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拿papi酱来说,她凭借优质短视频内容,短短半年时间积累1000多万粉丝。凭借粉丝积累,papi酱拿到罗振宇的1200万元投资。接着在罗振宇的主导下,第一次广告拍卖更是拍出了2200万天价。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入口,而罗振宇更是深谙此道。
凭借视频读书节目和每天60秒的微信语音,罗辑思维积累了大量早期粉丝。这批粉丝堪称罗胖的“死忠粉”,他们热爱知识,并对博学多识的罗振宇极度推崇。据统计,罗辑思维目前的粉丝量达到了550万以上。
在商业化社会,像罗振宇那样绝顶聪明的“生意人”,有了这么多粉丝,当然要从粉丝捞点什么,否则也对不起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发语音。从会员社群、电商业务、跨年演讲到知识付费,罗振宇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将商业化运用到极致。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通俗点说,就是如何把知识当商品卖掉。在这方面,豆瓣、知乎、简书等探索多年也没有太多建树,但是罗振宇却把它做成了。前一段时间因王思聪红极一时的“分答”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
会员社群
2013年8月8日,罗辑思维推出付费会员制,很多人觉得这很无厘头,然而结果却让他们失望了。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仅用了半天就售罄,160万元轻松进了罗振宇的腰包。
电子商务
今年1月份,罗辑思维旗舰店入驻天猫旗舰店,主要是兜售罗振宇在演讲中推荐的书单,阅读包,以及一些培训课程。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视频读书,一周一期,一年到头总共182期,共卖出了不少爆款书。开店一个半月后,罗振宇公布罗辑思维旗舰店的营业额为240万。罗振宇曾预言,这一年卖书能给罗辑思维带来一个亿的现金流,照现在看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跨年演讲
2016年初,罗振宇开始布局年初的跨年演讲。他希望跨年演讲能够连着做20年,因此推出4万元一张VIP连票,可以听20年, 3.6万的门票可以听18年,仅仅7小时,这些门票全部售罄,罗振宇共赚了将近1500万。另外,还有1万张 3000元一人的席位。这样算下来,仅仅跨年演讲一项,罗振宇就赚了4000多万。
内容付费
把知识当货卖,把货当知识卖。这是罗振宇说的,而他也是这样实践的。罗辑思维打造的得到APP就是一个为内容付费的APP。目前,得到APP为罗辑思维赚了多少钱还未可知,但是凭借罗振宇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得到APP肯定不愁赚不到钱。
像罗振宇这样媒体人,当然不会忽略品牌营销的作用。虽然他是一个传统媒体人,却懂得如何用互联网包装自己。
罗辑思维的目标受众是80后和90后。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有大批迷茫的青年在想要寻找精神依托,罗辑思维将自己的定位为“爱智求真”,非常合这些青年的胃口。通过自己的经验知识为年轻人指点迷津,在粉丝的眼中,罗振宇是智慧的化身,极具品牌号召力。用现在的一个热词就是IP,罗振宇本身就是一个IP,一个品牌。
当然,由于过度消耗自己,过度商业化,现在有不少人反感罗振宇,认为他是一场骗局。不过也有人说,从罗振宇身上学到了很多。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罗振玉是一个聪明的商人,通过粉丝经济和知识知识完成了罗辑思维的资本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