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2016年上半年, 近六成上市影视公司净利润不足1亿元,赚钱能力还不如一个一线明星。
近两年,受资本推动,影视行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明星的片酬也水涨船高。据传,近日周迅、霍建华拍摄《如懿传》,片酬上亿元。前两年,孙俪拍摄《芈月传》,片酬亦高达6000万。
虽然明星的薪酬越来越高,但是影视公司赚钱却不多。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 近六成上市影视公司净利润不足1亿元,赚钱能力还不如一个一线明星。也难怪广电总局发布“限薪令”,限制明星天价薪酬。
影视公司外表看起来光鲜,但实际上赚钱能力堪忧。据悉,2016年上半年,14家影视动漫类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178.8亿元,净利润为31.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总额仅剩24.46亿元。其中,8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足1亿元,占比约为57%。
与明星天价薪酬相比,影视公司的净利润实在少得可怜。分析人士称,“按照目前行业价格来看,一对一线明星夫妻同时工作,轻轻松松可以达到年薪2亿元以上。”也就是说,近六成影视公司的净利润还不如其旗下明星一年赚的钱多。原本明星是给影视公司打工的,现在看来,影视公司倒是在给明星打工了。
据了解,在美国和韩国,一般演员的片酬仅占制作费用的10%到30%,中国导演陆川、吴思远等人则透露如今中国演员的片酬超过制作成本的50%。这样看来,影视公司赚不到钱跟明星薪酬过高确实有很大关系。
近几年,关于明星天价薪酬的新闻屡见报端,在引得众人唏嘘之后,总有另一个天价薪酬将其打破,明星的薪酬似乎真的“上不封顶”。就拿周迅来讲,2013年,周迅拍摄《红高粱》时,片酬3000千万,在当时已经是天价。今年周迅再拍《如懿传》时,片酬已高达9500万。仅仅过了三年,周迅的片酬就涨了3倍多。近两年,“真人秀”大热,一些一线明星一季单价就达6000万,一年下来,轻轻松松就过亿。
据股融易网获悉,国内明星天价薪酬让制片人不堪重负,此前曾有影视制作人员联名上书干预明星天价片酬,但未能如愿。那么,明星的片酬因何能够居高不下呢?
首先,明星片酬是由市场决定的。一个电影的票房高不高,通常不是由影片质量来决定,而是由哪个明星主演来决定。这就意味着明星可以坐地起价,你嫌价钱高你可以不请这个明星,但是自然有别人请,你别眼红。
其次,国产片名声被玩坏,只有明星能够刺激观众掏钱。中国每年都会产生很多影视作品,但这些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口碑都不怎么样。能够让观众心甘情愿掏钱的,通常都是大明星或者喜欢的明星主演的电影。所以,电影制作人千方百计要请到大明星来表演。
最后,资本进入助推明星片酬高涨。近两年,影视行业越来越热,仅去年暑期档票房收入就达156亿,而《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三部电影就贡献了超过40亿票房。这让资本嗅到了影视行业的风口,热钱频频涌入,明星片酬更加水涨船高。
近年来,对于影视行业的种种乱象,政策层面开始大家治理力度。继“限孩令”、“限真令”后,“限薪令”也如期而至。广电总局表示:“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其中,要求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订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就注重影视作品思想价值和审美导向,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制订倡议书,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完善备案立项环节审核要求,及时制止片方盲目炒作明星、粉丝、网红的行为。
然而,“限薪令”真的能够落实吗?明星天价薪酬真的可以限制住吗?当明星薪酬降低时,会不会产生其他“额外收入”?这些都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