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如果说之前的爆炸门只是从技术上影响三星手机,双重标准是影响三星手机整体形象,那么下跪门则打击了整个三星甚至韩国企业在国内的形象。
三星集团最近真是多事之秋,受Note7爆照门影响利润暴跌,新上位的太子爷李在镕能否力挽狂澜还未知,又出现了三星国内高管集体向经销商下跪的事件。此举引发国内舆论哗然,三星的危机公关还能再差一点吗?
日前,三星安全版Note7全球首炸亲历者@不老的老回 发微博爆料称:在三星石家庄订货会现场,三星强迫中国区管理层集体下跪,甚至用手压着员工的头跪。图片显示,在三星石家庄订货会现场,一排人在舞台上下跪,其中还有三位没有完全跪下的人,似乎在用胳膊压着其他下跪的人,这群人背后大屏幕还显示着三星Galaxy C9的海报。
对于这样的行为,有网友表示体现了三星的责任心。但是更多网友表示,“下跪”这种行为太不尊重中国员工个人尊严,而且有强迫之嫌。还有网友抗议称,三星向经销商下跪,而不是像用户下跪,显然是无视对中国消费者的伤害。这很容易联想到在爆炸门事件中,三星在中国实施的双重标准。总之,三星国内员工下跪事件在国内带更多的是负面影响。
对此三星公司也进行了回应,证实确实发生过“下跪”事件,但其否认了“强迫”的说法:“韩国的‘下跪’在他们的文化里其实是‘行大礼’,是尊重对方,他们并不知道在中国的差异。”缘由是,在Note7事件发生后,三星的经销商依然下了很多三星其他产品订单,患难见真情,出于感动和尊敬,三星韩国高管于是向经销商们下跪“行大礼”,中国的高管同样很感动,于是也下跪行礼。带头下跪的三星华北区负责人是韩国籍,并没有发生强迫中国员工的事情。
虽然三星方面谁这么说的,但是我们还是很好奇: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的三星高层怎么会被派驻到国内?跪天跪地跪父母的中国员工又是怎么样被“感动”的?如果说谁是三星的衣食父母,用户的概率都比经销商要大吧?怎么没有看见三星被用户感动“行大礼”?即使是被下跪的经销商,也有人吐槽三星腐败官僚主义严重,苛扣经销商等。显然,三星的下跪门也没有“安慰”到经销商。
在下跪原因里,三星方面解释缘由是,在Note7事件发生后,三星的经销商依然下了很多三星其他产品订单,这说明经销商还是很看好三星。事实上,由于三星是一个庞大的集团,三星手机只是其中一个品类,而且只有Note7出现事故,所以爆炸门对三星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即使是手机产品,由于智能手机更新迭代速度很快,Note7很容易被遗忘,三星依然有很强的竞争力。
之前还有一家名为BayStreet的机构曾调查表示大约有70%的Galaxy Note 7用户表示会继续使用三星的产品。前几天,IDC也公布了一项最新调查,通过在线的方式对1082名美国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4位Galaxy Note 7用户中,有一半的人表示在退掉Galaxy Note 7以后已经选择了苹果iPhone,而还有17%的人表示会选择三星的其它机型。调查还显示,迄今为止Note 7召回事件似乎并未损害到三星品牌的其他产品。甚至IDC方面认为“虽然召回会对三星造成短期的负面影响,不过目前来看三星依然是世界头号智能手机厂商。”
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三星手机在手机市场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这也是国内经销商之所以愿意继续定下三星产品的原因。不过这样的调查实际上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用户的调查,如果有,结果恐怕不会太乐观。这其中既是因为国内手机厂商的强大,也是因为三星在国内应对失措引发消费者对三星品牌的厌恶。如果说之前的爆炸门只是从技术上影响三星手机,双重标准是影响三星手机整体形象,那么下跪门则打击了整个三星甚至韩国企业在国内的形象。
如果说之前的双重标准是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普遍的歧视,这虽然残酷但是还是属于商业竞争的范畴,很多国外公司都做过,消费者会愤怒、不满,但是也不会持续太久。如果没有其他公司瓜分市场,那么这家大公司一般可以顺利过关。但是这次的“下跪门”事件很容易上升到文化、民族、国家等高度,形成更强烈的反对潮。虽然带头下跪的韩国籍三星员工因为国籍缘故挽回了一点印象,不过一位外籍员工可以“感动”如此多中国员工还是说不过去的。而被伤害了民族感情的中国消费者会放弃三星手机,甚至三星其他产品。
实际上,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已经出现强调感情消费的倾向。由于华为营造的国产手机第一品牌形象,有多少人出于支持国货的目的购买它?如果说小米手机只有低价一个好处,为什么那么多电子发烧友会成为“米粉”?在购物不单纯是为了产品的时候,购买品牌背后的故事,向周围人炫耀都是促成消费的重要因素。如果国内消费者都对三星持负卖态度,那么购买三星产品的人恐怕不仅不会自豪,反而会感到难堪,甚至被攻击。这一点可以参考中国民众对于日系车的态度,以前有的日系车主甚至用国旗盖住车标。
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还有“黑天鹅”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帮助企业应对这些突发状况,甚至向消费者推销产品背后的故事。想要做好这份工作,首先,还是要打磨好产品,没有好产品再好的营销都是空。其次,根据公司企业文化寻找闪光点,增强消费者对其的记忆。再次,要随时关注消费者的感受,理解当地文化,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做伤害消费者的事情。做这份工作从来都是不嫌早的,三星做错了,其他人可不要再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