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选择题正摆在很多新三板企业面前,注册制延缓和战兴板前途未卜,IPO周期过长,但另一方面新三板创新层差异化制度供给并不明确,企业难以判断流动性和估值是否能够改善。企业将何去何从?
在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下,新三板的扩容,为企业融资打开了另外一扇门。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在新三板挂牌?哪类企业需要谨慎上市?《中国企业报》记者为此专访了新三板辅导专业人士、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静。
据了解,从2015年年中开始,中概股掀起一阵回归潮,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决定退出美股进行私有化。如完美世界、当当、世纪佳缘等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私有化进程。中概股回归去哪儿?A股还是新三板?选择新三板又有哪些利弊?
截至25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5782家,而取得新三板做市资格的券商仅80余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上升势头并未减缓,而取得做市资格的券商却难以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新三板的主办券商已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新三板挂牌上市的门槛正被券商悄然抬高。
把资金大量从新三板撤出,投向上交所、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使得中小企业好不容易有的一个融资市场面临挑战,这让新三板市场各方都不满。去年底,证监会明确表态,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服务。2015年以来,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频繁融资,融资金额和投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正在各路PE巨头喜见融资新渠道,“磨刀霍霍”杀向新三板时,证监会一纸号令,偃旗息鼓,刀剑入鞘,马放南山。
僧见僧,道见道,佛见佛。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新三板。有人看见遍地僵尸,有人看到PE横行。读懂君一直以来的观点是,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将很快成为新三板公司的主流,下一个阿里巴巴将来自新三板,只是,这需要很长时间。最近研究了新三板上市值最大的100家公司,读懂君认为这100家基本代表了新三板当前的生态。
新三板分层新政在三板企业中“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可能到来的分层方案变化,券商等中介机构人士以及准备冲刺创新层的企业也在按照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做准备,上演最后的“生死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