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股融易安卓版
股融易手机网页版
最新
头条
业务微信号
公号二维码
专业
服务
点击了解 让创投更简单
您好,我们不兼容IE7以下的浏览器,建议您升级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
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创业者,到底要不要相信你的投资人?
创业者,到底要不要相信你的投资人?

[ 导读 ] 一句话来说,是有时应该相信,但全程总是要保持清醒。

股融易注:创业者对于投资人的心态比较矛盾,一方面觉得投资人是帮助企业发展的良师益友,另一方面又担心投资人为了利益损害企业长远发展。桔子水晶创始人吴海在出售桔子水晶的时候,也坦承受到资方影响。创业者到底该不该给予投资人信任?什么时候可以给予这份信任?股融易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一个答案。

关于创始人是不是应该相信风险投资人这件事,一句话来说,是有时应该相信,但全程总是要保持清醒。作为一个五年前成为风险投资人的连续创业者,我一直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在我从事科技行业的整整20年里,我都处在与这个问题的抗争中。

我与风险投资人之间的第一次信任考验发生在我在第一家公司Spinner任职期间。这家公司是我和我现在的合伙人Dave Samuel共同创办的。我们A轮融资后,我们的其中一位投资人,出于某种或许只要他自己知道的目的,决定分化动摇我们的小创业公司。他对我说,一切顺利;但他同时对我的合伙人Dave说,我作为总裁正独揽大权,削弱了Dave首席执行官的角色。

Dave和我最终识破了投资人的把戏,但因为经验不足,我们不知道要如何彻底扳倒他。投资者发起了一场董事会企图给我降职。所幸碍于董事会其他成员,这位投资人的计划落空了。

那次投票后,我试图回购这位投资人在Spinner的股份,但失败了。 九个月后,我们以3.2亿美元被收购,皆大欢喜。这种事情频繁发生,成为创始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并且会持续好多年。

这种情况带来的好处是,教会我面对我们的投资人,更重要的是面对每一个创始合伙人,都保持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而我对这种真实的敏感度显著提升了。

那么,你应该什么时候相信你的风险投资人,什么时候应该做好准备与投资人作战?让我们从融资的时候说起。

第一次谈判:不要相信

第一次,不要相信。大多数人都同意,创始人和投资人第一次谈TS,还远不到掏心掏肺的时候。这时候,你个人和公司利益和你的潜在投资人是不一致的。

即使你们都认为你们的合作是天作之合,但仍然记住,谈判桌两边,你和投资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对于那些看重你们的长期合作关系的风险投资人来说,他会寻求一种标准条款,并且提前清楚告诉你他和你的规划可能会有哪些不同。你应该清楚地告诉投资人,你理解也愿意使用标准条款,并且你也应该提出你们之间可能会存在的分歧。

这样的投资者在这个阶段就是值得被信任的。在这个阶段要沟通的就是哪些属于标准条款,而哪些不是。

后续融资阶段:不完全相信

后续融资是测试你和之前轮次投资者协同性的好时机。无论之前投资者是领投后续轮次,或是跟投都适用。如果这个投资人领投后续轮次,那我们回到“第一次谈判”的部分。当然,幸运的是,可能经过之前的谈判和合作,双方已经积累了一定信任。

但是,再次提醒,一旦坐到谈判桌的两边,双方都在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当之前的投资人们在后面一轮中跟投,那达成一致就更难。大多数投资人希望估值能最大化。那就使得之前的投资人必须加价,当然,这也符合创始人你的利益。

在超额认购中,关于按比例回购和超比例回购的问题会变得非常棘手。如果你希望融资的金额和你可以出让给新投资人的股权不匹配。那么利益会产生分歧。这时候就需要现有的投资人退回他拥有的法定比例的股权。这看似是不值得一提的问题,但的确会鼓励创始人和投资人去做一些不好的行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早期投资者会选择引导公司转向“友好”的后期投资者,这可能更能确保现有的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一些创始人也可能会对早期投资人做出一些恶意行为。诸如可能最后一小时才对现有投资人公开交易条款,甚至完全预先不讨论,就与新的投资人签署了相关条款。

我坚信,只有频繁的沟通、双方、双方的坦诚,才能让双方都不做出恶意行为,并且更容易各让一步、达成共识。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灵丹妙药。

企业并购阶段:不完全信任

是的,这种情况下,不能完全信任。对于所有的创业企业来说,最容易引发分歧的无非就是出售价格。不论是投资人和投资人之间、投资人和创始人之间、创始人和创始人之间,都是如此。

独角兽在出售上一般不会引发太大争议,因为已经是独角兽了,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足够的利益。换句话说,价格已经足够高,没有人会为了冲更高的纪录而成为阻碍者。

另一方面,如果是被收购或兼并,则充斥着利益冲突。如果你准备出售的原因是你觉得没法独立走下去(价格低于5000万美元),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投资者会支持出售。

在卖公司的收益分配上可能会出现利益分歧。一些并购公司往往会选择为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预留更多的利益,即使这些利益会牺牲投资者的合法股权。换句话说,收购方有权把钱更多地留给公司管理层,比股权结构表上的更多。

除了寻求最高的购买价格,你还应该通过个人资产和薪水等途径来最大化你的利益。有时候,这些个人的交易和获利是以牺牲公司的更高售价为代价的。因为你个人通常会被要求与被收购公司捆绑若干年限,所以你在收购中寻求额外的补偿,也是可以理解的。

投资人最终可以阻止出售,你也可以决定走开,收购人也可以收回这项提议。三者的关系和局面非常微妙。这种情况下,你能期待的最好的结果,就是你和你的投资人之间的关系超越了这场交易,这样你们可以事先交流彼此的需求和对股权的想法。最有利的局面是你(创始人)和你的风险投资人站在同一边,共同面对站在另一边的收购方。

你被解雇了……

事已至此,当然不要相信。废话,除非你的公司做得非常非常好,不然你应该总是像创始或非创始CEO那样时刻关注公司。许多投资人在做出决策之前都不会对创始人坦诚相告,而到已经做出决定了,就一切都晚了。

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随着创业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风险投资人会更多关注什么对公司是更好的,而不是什么对创始人是最好的。你必须时刻知道自己目前的弱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并且能够提供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免于被投资人指责。也应该时常保持和董事会的沟通,提前知道董事会对你的负面评价。对董事会和投资人的前瞻式的管理和维护对于创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战场无处不在

其他可能发生冲突的地方,包括薪酬、董事会席位、招人、现金流、营收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投资人和创始人的冲突大多来自对于公司未来的不同规划、沟通不畅或是缺乏沟通,或是缺乏经验,而不是来自于恶意的欺骗。

在这件事上,没有对错,只是你们在交易的两边,这就是生意。

我用我投过的一家公司的可怕故事来给这篇文章结尾。因为所谓激烈的战争故事才是你们最想看到的。

我们10万美金投了一个创始人的种子轮,这笔钱在今天看来简直微不足道。这个创始人在两个著名VC那里拿到了A轮融资。于是我们就让出了董事会席位,我们通常在这个阶段都会如此。一年之后,VC们突然开除了创始人。

它表明,风险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就有“赶走”创始人的想法。但他们认为,如果一开始就诚实告诉创始人,那这个交易就泡汤了。但据我对这个创始人的了解,投资人的恐惧并没有必要。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帮助创始人免于被赶出他一手创立的公司。上帝保佑,我们最终赢了,代价是大量金钱和创始人的感情。在A轮投资人们雇来的CEO失败了之后,那些投资人又跑来求创始人回公司。在得到大量股权,并取消那些投资人的董事会席位后,创始人同意回归。故事继续……

×
转发到圈子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