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从创业的角度,无论业内还是业外,大抵都能形成共识的是,首先需要的是行动。
最近,一位00后CEO因为一段采访视频意外走红,这个名叫李昕泽的17岁创业者在视频中说:“可能一些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他们就没办法了解互联网。”这番豪言壮语不仅让许多中年企业家为之汗颜,更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仅剩的一丁点自尊心荡然无存。
9月3日下午,雷军发布微博,自称:“作为老老老一辈企业家,我个人觉得压力山大!长江后浪推前浪,世界未来一定属于00后,加油!”雷军的点赞进一步助推了李昕泽的走红,但没过多久,雷军就被狠狠打脸,这位00后CEO被人曝出涉嫌抄袭,被抄袭的开源项目原作者称对方不但抄袭他的作品,就连素材图都没有换,怒骂其是“赤裸裸的复制”。
雷军和周鸿祎两位大佬先后发微博,00后CEO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股融易记者也看了视频,抛开其公司运营情况不说,这个17岁的孩子从谈吐、个性、胆识等方面来看还是比同龄人要优秀很多。当然,他所说的话有很多偏离了事实,显得有些轻狂,所谓的崇才科技也有些不靠谱。但是,年轻人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
究竟是勇气可嘉还是像网友说的“过家家”?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李昕泽的创业历程。
2013年,当时的李昕泽刚上初一,爱好巴士游戏的他和兴趣相投的Vayk两人组建了开发巴士模拟游戏模组的崇才科技最初的雏形——凌海工作室。2014年6月,李昕泽将工作室改名为“崇才工作室”,10月,参加Cocos2014开发者大会后,李泽昕感觉加上“科技”两个字更专业,回来就把工作室改成了“崇才科技工作室”。
2015年4月,GMGC全球移动游戏大会召开,李昕泽以“崇才科技CEO”的身份报名参加。此行又让他萌生了新想法——成立公司,“因为到那儿都是公司。”崇才科技就这么诞生了。
崇才科技成立之后做了什么事?股融易记者一了解还真大吃一惊,互联网大佬们想做的一切业务,这位00后CEO几乎都做了……
他们合作推广了红遍中国的sunshine女团,首次步入娱乐圈;发布第一款AR app——“MY宇宙”,自称“中国首个观星ARapp”;发布首个自研电脑系统,自称“中国青少年首个操作系统”,据悉CCU下载量可观,“掀起了国产操作系统新纪元”;推出了听名字就觉得高大上的崇客计划——CCO计划……
尤其是最近一年,动作更加频繁。推出“首款开源办公网站产品”崇才轻博客;推出“超轻型综合性阅读平台”崇阅;推出“崇才课表”;推出桌面产品——福夏桌面;推出音乐平台“崇才音乐”,而且还是“拟定中俄双语,发布两国市场”……
股融易记者认为,从创业的角度,无论业内还是业外,大抵都能形成共识的是,首先需要的是行动。以上提到的一些细节颇耐人寻味。
一个00后的未成年人,就开始创业成为CEO,这引来不少网友质疑。00后创业靠谱吗?
其实,十几岁就在互联网商业上“闹出动静”的创业人物,不是没有。比如缔造了微软帝国的比尔·盖茨先生,13岁学计算机编程设计,17岁以4200美元的价钱卖掉了自己的第一款编程产品,20岁从哈佛大学退学,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还有那位成为很多80后创业偶像的扎克伯格,中学时就设计出一款MP3播放软件,吸引了包括微软在内很多大公司的关注。
有的人之所以对“00后CEO”持批评的态度,矛头所指并非个体化的当事人,而是现象背后的浮躁心态。前几年的互联网创业浪潮,在资本的推动和媒体的助力下也曾催生了一批堪称网红的90后创业者,以致很多同辈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复制同样的财富梦。然而,时过境迁,神话破灭,光环退却,自然让公众对类似现象平添几分警觉。即便如此还要看到,当年那个号称“拿1亿利润分给员工”的90后CEO余佳文,在经历了各种风波之后,如今已经“低调”了很多。这也是一种在试错中成长的过程。
客观地说,这位“00后CEO”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CEO的确还很远。最起码,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车轱辘都是圆的,很多软件开发很难跳出原有的设计框架,不能说谁抄袭了谁”的层面上;而真正懂得互联网商业的人,不会天真地认为“不能只用下载量衡量产品水平”。这也正是我们对这位“00后CEO”持宽容态度的同时,需要保持理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