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创投市场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融资轮次的命名越来越“卷”。从过去的传统A轮、B轮,如今衍生出“A+”“A++”甚至“A+++”轮。这一趋势在生物医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赛道尤为显著。
“A+++”轮频现,小步快跑成主流
上海恩凯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恩凯赛药”)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浦东创投和星博生辉。作为一家专注NK细胞疗法研发的创新企业,恩凯赛药计划将资金用于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与新药管线的推进。类似案例并不鲜见。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投市场累计发生了591起“+轮”融资,占总交易数的15.79%。其中,“A+”轮融资最为活跃,仅上半年就完成331起,比2024年全年增长近八成。
资金需求驱动多次“+轮”
高技术门槛行业研发周期漫长,资金需求巨大。一次性融资往往难以支撑企业迈过下一个里程碑,分阶段融资成为延长生存周期的现实选择。同时,估值停滞也是推手之一。企业若无法达到市场预期、难以提升估值,便倾向在原有轮次基础上增加“+”轮融资,而不是勉强进入下一轮。
过去,投资人愿意一掷千金,如今则更倾向“小步快跑”。先投入部分资金,待项目跑通关键节点后再追加投资。这种分批下注的方式降低了风险,也迫使创业公司用更务实的态度证明自身价值。
融资马拉松背后的压力
一位割草机器人创业者坦言:“现在融资不是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他原计划一次性筹集500万美元,但顾问建议分两轮融资:先融200万美元进行小批量验证,再争取后续资金。长达半年的资金落地周期,让创业者往往在资金刚到账时就得着手筹备下一轮,研发节奏不可避免受到牵制。
未来趋势:硬核团队更受青睐
当前环境下,投资人更偏好背景强大、执行力突出的创业团队,例如名校出身或大厂高管带队的项目。而对于技术门槛低、市场前景不清晰的公司,融资难度正显著上升。
整体来看,“A+++”轮融资的盛行,折射出创投市场从此前的狂热逐步回归理性。企业必须更精细化规划资金使用,投资人则更强调落地成果。这种“小步快跑”的融资模式,或将成为未来的行业常态。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机构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7月14日,人形机器人板块走势活跃,步科股份、长盛轴承均涨逾11%,新时达、安乃达等多只股票涨停。近期,人形机器人板块事件持续催化。一方面,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拟入主上纬新材;另一方面,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时点人形机器人板块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短期需要重点关注由事件催化的行业景气度波动。
规模100亿元,江苏设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科创基金
7月11日,中国诚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设立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江苏)基金。同时,诚通科创(北京)基金拟落地江苏的2只子基金相关框架协议也同步签约。
特朗普据悉将公布7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能源投资计划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悉将于当地时间周二在宾夕法尼亚州宣布总额7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和能源投资。据一位了解活动安排的政府官员透露,特朗普将在匹兹堡郊外的活动上公布相关细节。这些投资来自多家企业,涵盖新建数据中心、电力扩容、升级电网基础设施,以及AI培训。
---
闪梭汽车获2000万元Pre-A轮融资
北京闪梭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闪梭汽车”)今日宣布完成2000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产业资本与新消费基金共同参与。
“华翊量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离子阱量子计算企业“华翊量子”近日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与君联资本联合领投,资金将用于加速核心量子计算技术的研发迭代及产业应用落地。
清程极智再获过亿元融资
近期,智能算力系统软件服务商-清程极智顺利完成过亿元最新融资,距离上一轮过亿元融资不到半年。本轮由某知名产业方领投,上海市属国有创投平台、联想创投、并行科技、奇绩创坛等知名产业
投资机构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