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最火的网络问答应用,非“分答”莫属,随着“国民老公”王思聪的站台,以及一些公众人物和知名机构的相继入驻,让公众对这款应用的关注热度居高不下,也正式叩开了为“知识付费”的大门。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调查后显示,73.9%的受访者表示会为了获得某一问题的答案而去付费,26.1%的受访者直言不会。此外,有63.6%的受访者支持为知识付费,56.5%的受访者认为人们参与付费问答活动是为了获取独到的见解和指点,59.1%的受访者表示知识付费体现了知识分享的价值。
从这项调查来看,似乎公众对知识经济的兴致还挺高,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知识付费的走红
5月15日正式上线,短短3天时间,就获得百万付费用户,上线42天估值1亿,分答堪称一款现象级产品。而它的走红,离不开一举一动都被媒体追逐的王思聪的站台。在分答平台,王思聪以“网红,投资人,哲学家”的标签开了账号,并累计回答了32个问题,总收入超25万元。
当然,光有王思聪一人还不够,分答特有的问答机制还受到了汪峰、章子怡、Papi酱、佟大为、罗振宇、程维、蒋方舟、
张泉灵等众多明星或网络大V以及各领域专家的入驻,满足了人们的咨询求知需求以及八卦欲,同时,也给了人们接触专家、了解权威资讯的机会。
不过,分答项目组工作人员表示,分答刚推出时,广受用户欢迎的是明星用户群体,吸引了大批用户。“但从长远来看,一些知识型网红,如法律类、房产类、教育类的达人们会非常受欢迎。知识问答既是知识经济,也是粉丝经济,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知识类答主通过其知识来持续变现”。然而,持续变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一定了。
知识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互联网时代,爆款常常有,然而可持续发展却比较难。对于“分答”这样的产品,就更是如此了。当明星大V的热情降低,粉丝的热情还会持续不变吗,不一定吧,毕竟有很多用户是抱着追星的心态来玩玩。
中国的知识共享经济才刚刚拉开帷幕,能否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首先,用户为知识付费的习惯还没养成。就整个中国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大部分人还没有为知识付费的习惯,要让用户持续的为一个问题付出几十元上百元的价格并不容易,而这需要时间的培养。
其次,很难做到全民参与。在平台发展前期,一般都是依靠明星和大V来带动平台发展,但是明星大V开始可能凭借好奇心入驻,但是热情不一定会持续下去。而一般人注册,即使是某些领域的人才,因为没有名气,也很难受到用户的支持。
再次,专业度不够。目前,在平台上,大部分人问的都是没有营养的八卦问题,而非高质量的专业性问题。如果一个平台不能提供持续的有深度的原创内容,持续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一些专业问题,如果回答者的专业度不够,也会导致用户的花费不值。
未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像分答一样的平台,然而,知识经济到底是一个伪命题,还是已经到来了,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