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崔龙飞在投资行业深耕多年,加入达晨创投前在美国北达科他州一家投资公司担任投资经理,主要做天使投资。目前,他在达晨创投主要负责TMT以及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项目。他曾投资过的木鸟短租、宇信等项目已申报创业板IPO,以明朝万道为代表的新三板项目也已经上市。而包括奇虎360、软通动力、乐逗游戏等私有化项目正在进行中。
最近,崔龙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许多投资者和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包括项目的投资过程、投资机构退出的渠道、创业成功的定义等等。关于创业,他认为,创业的成功不是以估值决定的,一定要回归本质和初衷。创业是一个长期过程,创业成功是没有标准的。如果你没有信心和爱,就不会坚持做这件事。
以下是采访实录:
今年VR投资特别火,达晨有在关注哪些项目吗?
崔龙飞:目前还在看,因为VR中也分好几层,硬件、软件、空间等。在VR项目上,我们先从国外开始看,来对比国内外的机会。如果单一投智能硬件厂商可能意义不大,我们更希望投VR软件企业。VR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把图像处理,国内的技术还属于早期的阶段。
投资项目都希望找到优质项目,对于早期的项目,怎么去判断?
崔龙飞:我们的投资分三种企业。一是成长类型企业,一般还没有产品,只有一个想法。从0到1走完,是我们所说的种子期和天使期。早期项目投资大概是在600万—1000万以内。二是成长期,收入从零到一千万之间,或者是三千万以内都是成长期;三是比较后期,比如说私有化项目,比如非洲传媒,软通动力,奇虎360,乐豆等大项目。
如何来判断它的增长速度?中国的GDP年速增长是6%或是7%,在中国企业平均增长要达到7%,这就说明合格了。一个企业如果今年和去年比没有增长7%,就说明是在全国水平以下。投行业比GDP增速的2-3倍,这是一个高增长行业。如果GDP的增速是6%,那么增速为12—18%之间是高增长行业。
团队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达晨如何看团队?
崔龙飞:首先我们喜欢比较稳定的团队,创始人或这个团队是内行的,不是说VR火,本来做通讯的现在就过来做VR了。也不是说不行,但是跨行业的创新难度比想象得要大,包括不同的技术,这么多年积累的人脉无法复制到其中,导致未来的研发、生产、销售会很难走到正确的轨道。
二是沟通,我们有很多的土办法,和他沟通时想象,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市值100亿的人,你也见过100亿的人也见过1000亿的人,要看这个创始人或者团队的长远目光,他们是不是具备这样价值的人。我们简单地将企业家分为三种:一种是纯技术型的;一种是销售型的,擅长于聊天、拿单;另一种是我们比较喜欢的,技术和销售综合,更喜欢那种技术中偏销售的,这个人的个性跟企业发展阶段很有关系。
三是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 一般产品给客户所提供的体验,至少能够达到行业内40%以上的进步,才有可能被人采购,比别人快了40%,或者是成本低了40%,才有能力吸引客户去替代原来的产品。
其实这三点都是一环套一环的。现在投钱如果不是成长期特别好的行业,我们一般要求规模市场在25亿以上,是市场空间足够大,不然机会不多,生存空间比较小。
一个项目的投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崔龙飞:具体不太好评估,跟投资策略有关系,最快可能就是一周,大项目可能两周。快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有底子在,有基础调查报告,比较容易做判断的时候其实比较快。早期的项目也快,因为不需要去调查,就是一个团队,就看是不是真的有商业价值,未来是不是有发展空间,否看好这个团队。
一些可能需要两三个月,这样的投资过程,是因为里面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就是风险点,需要时间来把它解决掉。我们有很多的项目在一两年前就跟踪了解了,两年后才开始投。
在投资回报上,有哪些时间期限上的期待?
崔龙飞: 我们对投资人的要求比较高,单份是2000万,而且不超过资产的10%,所以他有2个亿才能有2000万回报,因此在时间上要求也比较宽松。现在对投资人大概是7、8年会结束,但是没有具体的时间点,投资人也对我们很有信心。达晨创投1999年成立到现在,平均回报是6.9倍,因此我们一直帮出资人赚钱,他们对我们的时间周期也很宽松。时间周期是处于谈判过程的,国内现在的一级市场机构如果是小中心就是3+2,中级公司一般是5+2,大公司就相对灵活一点。
近年来的创业热,其实也是投资热,这两年也在说投资圈的格局的变化,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改变,掀起了投资热潮?
崔龙飞: 国内格局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竞争的加剧,国内资本市场之所以火,在于三个时间点——2000年合法、2005年是中小板的出现掀起小高潮,2010年中国创造亿万富翁最快的地方就是创业板。
现在公司的估值比较高, 2008年经济危机投企业时是按净资产投的,现在拿销售收入的几倍,没有销售收入就拿客户、日活量。资产价格在上升,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的收益会下降,也都逃不了成长和成熟,现在属于成熟阶段,大家都开始细分,因为赚钱没有这么容易了。以前是财务投资,如今还要提供服务和客户等其他帮助。现在是处于一个成熟期在互相竞争的过程,在争人争财,跟企业一样,我们看自己跟看企业差不多。
现在行业内发生了很多的并购的案例,你怎么看?
崔龙飞:因为商业成熟度已经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并购。一般发生在行业的成熟期或者是衰退期比较多,不会发生在一个刚开始创立的新行业,比如,有很多的电商之间会有一些并购和重组。尤其是在国外,并购有时是资源整合、有效利用,整合后不需要太多重复的东西,技术很多的都是互补相拥,这是一个生态的选择。
从行业发展和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说,现在有很多在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他们发展的一个时间点最后是并购或者是整合到大企业中,这会成为宿命吗?
崔龙飞:有时候是企业家的规划,并购不代表是一个不好的事,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创业型公司一定是从一个点开始的,他的资金有限、研发人员有限,从一个点开始做垂直的龙头企业,这时候会吸引一些资本进来帮你做大。像华为这么大的公司,有很多的产品,也不见得一定是走得通,这就需要创业公司来补充。有时候是主动的,有的时候是被动的,有的时候是资本推动的。
有一些投资公司会担心自己的资金周期太长就会签条款,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自己愿意的,但是并不冲突,肯定是当时协商好了,如果你不想这么做就不要委屈拿钱签了它。越快越有效地把产品投入使用中,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投资还是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投资机构退出的渠道有哪些?
崔龙飞:现在是新三板,如果有人做市的话,可以有一些流动性,新三板后就增大了曝光量,很多的机构会找原来上市之前股东买股份,这是一种退出方式。
二是被并购。达晨投的项目大概有十多个多卖给上市公司,其实有一些上市公司是我们之前投的。另外一个是在国内上市,我们投的企业有在香港上市的,所以退出渠道就是交易所,以国内为主。现在大概主要是以IPO上市为主,并购也占了一部分。
你如何定义创业成功?
崔龙飞:我个人理解创业的成功不是以估值决定的,还是要回归本质和初衷。我们作为投资机构最主要的本质是协助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为投资本身是一个服务,商业本身也是服务。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定义成功,它没有标准;但看它所创造的产品或者服务,为人提高了多大效率和改善了多少生活环境,这是你的价值。价值最后和资金是否等同,需要时间。并不是说偏执更多是耐心,它包含了你对这个东西的信心和对这件事的爱,你爱这件事才会坚持住,才会偏执。如果你没有爱,没有耐心,就很难完成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