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中国移动昨天在香港发布了中期业绩报告,其流量收入首次超过传统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中国移动想转变发展方式了,不过可行吗?
中国移动昨天在香港发布了中期业绩报告,其流量收入首次超过传统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中国移动终于决定在年底取消所有新套餐长途漫游费。看来中国移动想转变发展方式了,不过可行吗?
曾几何时,移动联通以垄断的姿态占据手机业务,每年收取大量的费用。但是随着手机用户使用习惯的转变,传统语音业务也不那么吃香了。移动和联通都在面临传统业务的消退。联通由于经营不善,中报净利下滑80%。移动在竞争中胜过联通,但是也一样要承担传统市场萎缩的情况。有报道称移动漫游费一年收取上百亿元,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漫游费目前成本已几乎为零。中报显示,2016年移动上半年营运收3704亿元,所谓百亿漫游费真的是一笔“小钱”。虽然躺着收钱舒服,但是被公众指责,又不符合政府降费要求,移动也就决定把它停了。
虽然要少吃一点,但是精明的移动只是在以后的新增套餐中调整计费,实行采用资费一口价的方式计费,大量往期用户能不能享受到这种优惠呢?移动电话总数8.37亿户,其中一些高额套餐可能已经没收漫游费,但是还有很多使用低价套餐的用户在呢。对于这些人来说,更习惯打电话而不是在手机上用微信QQ,移动还是可能继续收他们的钱。在传统语音业务领域,移动其实已经是独孤求败了。可惜世界变太快,当下最有钱途的已经是流量业务了。移动改变传统业务,主要还是市场逼得,谈不上什么高瞻远瞩。中国电信已经提出过取消漫游费了,微信、QQ、网络电话等第三方应用已经抢占了很多移动市场。
在中报中,移动流量收入贡献首次超过传统业务跃升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中国移动上半年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同比增长133.9%,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同比同比增长39.7%,占通信服务收入比提升至43.3%。对于移动来说,流量业务才是真正的坐地收费,什么微信、QQ、网络电话没流量都没办法用。受益于移动用户量大和早年基站建设,移动在4G业务方面优势比较大,但是宽带业务上却比较差。这种业务发展的不均衡也是个问题。
移动上网一般是使用4G等业务,但是在有宽带的情况下就没什么人愿意用了。仅仅依靠用户在没有宽带的地方使用,移动的流量业务增长迟早会出现瓶颈。WIFI的出现已经在压缩移动的业务空间。那些商家提供的WIFI就不去计算了,在公交、地铁等公众交通工具上也开始提供免费WIFI。虽然受限于技术和落实情况,免费WIFI不会马上取代移动流量,但是技术的推进使得移动面临这种风险。在国外,谷歌、微软、Facebook都在尽力降低资费,Facebook甚至在印度推出过免费网络。国内的微信也曾经提供过WIFI服务,更不要说蓬勃发展的商业WIFI领域了。在手机上网方面,移动面临着众多互联网公司的威胁。现在的移动流量增长,很可能是给以后的创业公司教育市场了。
在薄弱的宽带业务上,移动的竞争力也不一定那么强。在电信领域,国内有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中国广电作为后来者,肯定对宽带业务有野心,不过它的发展还需要时间,暂不考虑吧。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这方面都有很强的积累,其中2015年电信固网宽带用户数达到1.1306亿户,并且还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在总理提出降费要求后,电信的综合性价比已经提高了,用户数有望再创新高。移动在这方面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还不好说。
对于移动来说,转变业务模式是必然的选择,不过新业务的发展不一定那么容易。移动在通信领域战胜联通,不代表可以在固网宽带上战胜电信和联通,创新性高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对它的业务摩拳擦掌。以移动现在的思维模式不知道前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