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股融易安卓版
股融易手机网页版
最新
头条
业务微信号
公号二维码
专业
服务
点击了解 让创投更简单
您好,我们不兼容IE7以下的浏览器,建议您升级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
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Facebook要做全球版微信,可是腾讯不是那么好学的
Facebook要做全球版微信,可是腾讯不是那么好学的

[ 导读 ] 当前,国内的创新能力已经受到硅谷的肯定,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硅谷公司推行的产品越来越似曾相识。

当前,国内的创新能力已经受到硅谷的肯定,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硅谷公司推行的产品越来越似曾相识。比如,前几天苹果新发布的iPhone7的某些新功能。再比如,Facebook想要打造全球版微信。


他们都爱学微信

今天,在旧金山召开的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Facebook Messenger主管大卫·马库斯宣布“我们要打造一个移动生态平台。”,即成为用户的主要语音和聊天应用,成为用户与商家的主要商业沟通渠道。马库斯还透露已经在内测并即将推出支付功能。从过去两年的Facebook Messenger发展来看,先后添加了贴纸、企业公众号、媒体内容号等类似微信的功能,此次又将推出移动支付,看来下一步Facebook Messenger要推出的将是微商了。

微信所取得的成就的确是Facebook羡慕不已的。中国一共有6.5亿智能手机用户却有8亿微信用户,这说明中国就等于是每个人都是微信用户。而且微信在推广过程中,一举帮腾讯建立了横跨了通讯、社交、媒体、电商、支付等诸多领域的超强粘性产品。这样对比一下,Facebook Messenger坐拥Facebook的海量用户,被近乎强制下载,却没有取得这样的成果。

实际上,并不只是Facebook有向微信学习的习惯,它的竞争对手Kik、Tango、Snapchat也是“同学”。Tango添加了购物功能,Snapchat增加了新闻栏,Kik让各大品牌跟用户进行消息互动,Discover恢复了支付功能。其中Kik和Tango毫不避讳地承认他们从微信得到了灵感。只不过在对微信的学习中,只有Facebook一步一步严格跟随微信脚步,堪称模范学生。

“山寨”不易

虽然Facebook野心勃勃,但是成功真的不是“山寨”一下就可以实现的。君不见当初国内创业界多少打着“中国版XX”旗号的创业公司都死了。当然,现在轮到国内创业界“被山寨”,硅谷公司要担忧公司会不会完蛋了。

中美文化差异是“山寨”必须面临的难题。在国内,由于短信收费,所以微信获得迅猛发展。由于实体金融不完善,所以互联网公司涉足金融被大家接受。其中,中国文化中发红包的习惯帮助微信在移动支付上前进一大步,而国人的印章情结也推动了二维码支付的推广。但是在美国,短信一般都包含在套餐内,用户没有必要专门使用聊天工具。Messenger如果不是被绑在Facebook上,估计下载都不多。而美国金融业很发达,公众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不放心,Messenger的金融路不好走。

微信占据了国内即时通讯领域绝大部分的市场,这是Facebook等西方公司最羡慕的一点。但是西方在这一领域还没有产生明确的霸主,Messenger既是发展迅猛,也不能无视Snapchat等竞争对手。有业内人士认为,西方无法产生XX版微信这种产品。事实上,在当下国内互联网下,微信如果重新开始也不一定可以重回霸主地位。

变现模式有待探索

Facebook们急于想微信靠拢,也是看在微信相对成功的商业价值上。有数据显示,1/3的微信用户有直接电商支付习惯。但是微信真正的潜力并没有被开发出来,腾讯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游戏,其次才是广告。从投资角度,我们很难对微信平台的变现和商业化进程产生一个有公信力的估值。实际上,在朋友圈出现的广告点击量已经越来越少了,公众号的红利也已经消耗殆尽。微信也许代表着腾讯的未来,但是连马化腾自己都在公开场合多次描述着“微信终结者”的形象。

当前,国内创业的热点已经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技术创新。微信的崛起离不开智能手机的推广。如果未来有什么科技产品可以取代智能手机,那么微信也会被取代。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说,西方发达国家还是要比国内更先进。科技风暴最先影响的也会是西方。总是跟随在微信的身后,Facebook们准备好应对这样的转变了吗?

×
转发到圈子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