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网约车行业未来预计会进入低潮期,对于其他出行领域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巨头们将可能把精力转向自己所处的领域。预计未来又是一波倒闭、并购潮吧!
10月8日,黄金周结束的第一天,北京、上海、深圳的相关部门就发布了网约车新规细则草案,虽然处在征求社会公开意见期间,但是北京、上海、两份草案却不约而同的强调了网约车司机需本地籍、本地牌。只有深圳对持有居住证的司机网开一面。此举或引发新一轮户籍歧视,排除大部分网约司机。
三地在车牌问题上都很统一,都要求是本地牌,外地车没没戏了。对网约车驾驶员的规定略有不同。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今日发布《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网约车驾驶员须为北京市户籍、取得北京核发的驾驶证件。而上海市有关部门对外发布了网约车新规细则草案则明确,本市网约车驾驶员应具有本市户籍。同属一线城市的深圳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深圳市网约车驾驶员须具有本市户籍或者持有有效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目前,深圳是三个城市中唯一一个允许居住证持有人从事网约车行业的城市。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大城市本身都有很多外来人口,北京和上海的政策将非户籍人口排除共享经济之外了。而且三个城市都实行了车牌限购,买车牌也和买彩票差不多。从网约车驾驶员的角度,曾经开放的网约车行业就走向了保守。
7月28日下午3时,随着《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公布,关于出租汽车改革以及网约车的新政方案终于出炉。网约车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不过各地网约车的细节将由当地政府自行制定。众所周知,网约车大大的侵犯了以出租车为首的垄断集团利益,而这些集团都在在当地有很大影响力的团体。网约车行业很可能在政策具体落地的时候遭到血洗。
此前兰州的网约车政策就对网约车的数量价格等因素进行限制,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是希望网约车的价位高于出租车,从而限制网约车发展,帮助出租车保住地位。兰州并不是一线城市,它的态度可以代表非一线城市的态度。而今天,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出台的规定,也一样严苛。目前的网约车平台,除了神州,一般都是以社会车源为主。而神州在打出永不抽成的承诺后,显然也是要扩大社会车源了。北京、上海的政策一出,社会车源的数量将显著减少。深圳的居住证政策虽然比北京上海要开放,但居住证要一年社保缴费记录的规定还是会拦下一批驾驶员。要知道,即使是在出租车行业,也没办法做到驾驶员都是本地户籍,每一个新驾驶员都已经交了一年社保。在政府强调推行居住证、缩小户籍差异的主题下,北京、上海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户口的价值,不过深圳的表现倒是不负其一向“友好”的美名。
在合并了优步后,滴滴的表现还是比较低调的,而且颇有先见之明的避开网约车市场的竞争。首先,它坚定的进军租车行业,8月22日,滴滴出行正式确认,旗下租车业务已于7月开始在上海测试运营。其次,滴滴还忙着接入出租车资源。8月31日,滴滴宣布与50余家出租车企业达成产业融合合作,这些出租车公司车辆将可以接到专车订单。最后,滴滴还布局自行车共享。9月26日,ofo共享单车宣布获得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不知道滴滴投资自行车是不是为了避免本地户籍、车牌这个问题。
在政策的打压下,网约车行业的发展红利已经没有了。在神州、易道争相出招抢占市场的时候,滴滴却放纵对手的行为。曾有知情人士表示,滴滴是有意放弃这些市场份额的。现在看来,滴滴的策略颇具前瞻性。虽然,上海、北京的政策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是政府公关的难度也不比开辟新市场低。更何况全国还有那么多地区,难道还要重新公关全国?在网约车市场大缩水的情况下,即使是第一也没有多少利润了,还不如去和出租车行业化敌为友、抄神州老底来得划算。
网约车行业未来预计会进入低潮期,对于其他出行领域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巨头们将可能把精力转向自己所处的领域。预计未来又是一波倒闭、并购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