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张旭豪自曝,饿了么开张两三个月后,每天的业务量近千单,他和另外几名创始人平均下来,一天要跑近100单,工作16个小时一样,并且,他们还要发展餐厅、做推广。又一次,张旭豪去送外卖,一个刹车没停稳,人却飞了出去,餐盒散了一地,最后他花了200块钱各买一份,又送了出去。
5月12日,饿了么对外发布一篇长文,自曝创始人兼CEO张旭豪的创业往事,其中的辛酸和努力让网友为之感动。
张旭豪自曝,饿了么开张两三个月后,每天的业务量近千单,他和另外几名创始人平均下来,一天要跑近100单,工作16个小时,并且,他们还要发展餐厅、做推广。有一次,张旭豪去送外卖,一个刹车没停稳,人却飞了出去,餐盒散了一地,最后他花了200块钱各买一份,又送了出去。
不过,如今饿了么已经今非昔比了,目前公司的配送员已达75万,专职配送员超过6000人,这次自曝CEO创业往事,也算是忆苦思甜吧!
据悉,本轮融资完成后,阿里巴巴占饿了么股份的27.99%,是饿了么最大的单一机构股东。通过计算可得知,饿了么的整体估值为32亿美元左右。
2008年暑假刚过,张旭豪和几个研究生同学经过半年调研后,决定进军外卖市场。“我们买了第一批电动车,一共十几辆。”张旭豪最常骑的就是如今的这辆“饿了么1号”,当时接到的第一份外卖订单,就是他骑着它去送的。
那天正午,张旭豪骑着电动车到接餐点时已满头大汗。“宿舍楼不给进,我就打电话让那个男生下来取,他穿了条运动短裤就下楼来了。”张旭豪记得,这一单的总价是16元,对方给了他20元,他找了零钱回去。令张旭豪遗憾的是,他已经不记得那位让饿了么有第一份外卖订单的男生了。发展到现在,饿了么的日均交易额已达1亿元。
开张两三个月后,张旭豪的团队就获得了近千单的业务量。他和康嘉等几名创始人不仅要跑外卖,还要发展餐厅、做推广,“平均下来,每人一天跑近100单,工作16个小时以上,这几乎是极限。”张旭豪清楚的记得,那段日子,每辆电动车平均一天要换三四次电瓶。
2009年冬天,上海多雨季,外卖员的雨衣基本上成了摆设,一趟跑下来,身上从里到外连鞋子都全部湿透。后来,张旭豪和康嘉干脆穿着拖鞋出去送外卖。一个下雨天,张旭豪骑着小车去交大实验楼送外卖,一个刹车没停稳,他就飞了出去,餐盒、电动车、拖鞋散落了一地。
“当时还有十来份外卖吧,全撒了,我一个个捡起来后扔掉,窘得不得了。”不得已,张旭豪又返回餐厅,重新花了近200元又各买了一份,然后再送出去。“亏好小车没坏,但最终还是送迟了一些。”
还有一次遭遇让张旭豪尤其印象深刻。
2009年初的一天,他去餐厅交接钱款,回去时才发现装了几千块钱的包不见了,他骑着小车找了一路。“对于当时来讲,几千块是看得很重的,找了两三个小时,还去了派出所,但很遗憾,最终没找回来。”
张旭豪说,创业时这样的窘事有不少,但几乎每次都有电动车相伴,这也让他对电动车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