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人类进入“超导时代”,能源、交通、量子计算等多领域有望迎来根本性变革,一切科幻电影的场景也很快会走进现实。
昨日,某
投资机构在腾讯会议发起了一个室温超导专家交流会,人数直接爆满。而更直观的是,市面上核聚变项目的融资讨论明显升温了,甚至“有创始人连夜修改
BP加上超导相关概念”。
从8月1日下午开始,室温超导引发的狂欢从科研圈开始,迅速荡至一二级金融圈。
十多天前,韩国研究团队将关于LK-99的两篇论文发布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并宣称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超导材料——“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LK-99)”。
用大白话来说,这种材料制备方法十分简单,被戏称为“古代炼金术”——将几种含有铅、氧、硫和磷的粉末状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然后在高温下加热几十个小时,粉末发生化学反应,得到一种掺杂铜的铅-磷灰石晶体。
此后,国内外十数个实验室纷纷开始验证、复现。最高潮是8月1日,中 美俄高校实验室几乎同一时间公布自己的成果——
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发布的简短分析称,利用计算机模拟显示,LK-99为常温常压超导材料的可能性很大;而俄罗斯科学家成功制备出了具备常温抗磁性的LK-99晶体,在twitter上发布。
而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海欣教授带领的团队,成功首次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并复现了其抗磁性。有趣的是,该过程首发在B站上,最新播放量达900万。
一时间,室温常压超导有望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呼声席卷。资本市场最先做出反应——8月1日美股开盘后,美国超导股价飙升,盘前一度大涨超140%。在近5个交易日内,该股累计涨幅已近130%;而A股方面,8月2日,超导概念开盘大涨。
但热度还未持续多久。几乎同一时间,韩国一研究团队的成员表示,论文存在缺陷,系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擅自发布,目前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随即,A股超导板块应声下跌,从开盘的8个点,到收盘只有3.3个点。
这一幕也被不少人戏称,“从8月1日收盘到2日开盘,第四次工业革命仅持续了18个小时。”
喧嚣渐渐散去。曲阜师范大学的实验结果显示,LK-99具有抗磁性,但未发现零电阻特性;东南大学团队在110k(零下160度)下观察到零电阻现象,目前的结果并不能证实LK-99就是室温超导。
更多理性的声音出现。一位专注在超导领域的教授匿名分享道:“超导必须满足2个条件:第一是零电阻,第二是抗磁性。现在只满足了室温抗磁性,都尚未测量到零电阻。其实,室温抗磁性材料并不稀奇,青蛙在9 Tesla的磁场下也能悬浮起来。”
目前,这场围绕着室温超导展开的风波虽渐渐平息,但讨论仍在继续。
先来了解下“超导”——这是导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出现电阻为零的状态,理想的“超导体”往往还具有抗磁性、高密度载流能力等特性。而室温超导体又称常温超导体,是指可以在高于0摄氏度的温度有超导现象的材料。因超导体具有“零电阻”的特性,亦即电流通过时,不会因受到任何阻力而导致损失。因此,超导体将在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产生极为广泛的颠覆性应用价值,是一种革命性的材料。
过去100多年,学术界一直致力于找到能在常温常压下展现出超导特性的“室温超导体”,而有关“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被视为超导领域乃至整个凝聚态物理学的“圣杯”。
如果室温超导成为现实,将会引发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节点。总结业内专家的观点:这将在电力传输、交通运输、医疗、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何一项革命性创新都是一场漫长的征途。同样地,室温超导距离真正商业化还有很远。“室温超导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实验室被证明了,才能往实用化发展,进而再追求质量、稳定性、成本等性能和指标。”
在硬科技投资人的眼中,室温超导的商业化还需要克服成本高、困难、技术限制、设备制造麻烦等问题,仍然处在开发和探索的阶段,商业化应用是一个漫长而费资源的过程。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中国锂电产业加速全球布局
面对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迭起、储能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在技术、成本、供应交付上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锂电企业加快了“出海”步伐,相关企业的全球产能布局愈发清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二季度以来,已有欣旺达、亿纬锂能、盛新锂能、当升科技、华友钴业等十余家企业相继公布对外投资计划,布局欧洲、东南亚和美洲地区。
前七月IPO募资近2500亿元,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产业功能凸显
以上市日作为统计标准,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共有210家企业成功IPO,合计募集资金2478.7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数量有所增加、募资金额下降。科创板、创业板表现突出,募资金额合计占比约为77%,更多创新型企业借由资本市场获得了业务发展的更强“助力”,我国资本市场投融资动态平衡正在稳步推进。
业内人士:下半年汽车销量有望快速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上半年大多车企的销量未达到全年目标的一半,为完成销量目标,下半年车企有可能推出降价举措。另外,目前来看,多款重点新车型订单、交付节奏均超预期,叠加各地汽车促消费活动大面积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热情,扩大汽车消费,下半年汽车销量有望快速增长。”
库克:包括生成式 AI 在内,苹果多年来一直投资各种 AI 技术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苹果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各种AI技术,包括生成式AI。他还透露,苹果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研发支出增长了31.2%,达到226.1亿美元。库克表示,苹果将继续投资和创新,利用这些技术推进产品,丰富用户的生活、工作。
“村超”“村BA”带动“村经济”贵州台江旅游收入达23亿
据悉,除了“村超”,同样在贵州举办的“村BA”篮球赛事也备受关注,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2023年的“村BA”自7月15日开赛以来,台盘村篮球场上的比赛从白天打到深夜,观众络绎不绝。当地也紧紧抓住商机,通过这项起源于民间的赛事,带动“村经济”发展。据统计,从去年7月至今,台江县共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
腾讯第一季度净利润272.1亿元 同比增长17%
5月15日,腾讯(00700.HK)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腾讯营收854.65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1%;净利润2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环比增长91%;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209.3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6%。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12亿,同比增长6.9%。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4%至人民币218亿元,腾讯手游一季度营收212亿元 同比下跌2%,PC端游戏第一季度营收138亿元 同比下降2%,腾讯视频订购账户数8900万 同比增长43%。
鸿海向AI初创公司耐能投资约1400万美元
鸿海日前公告称,子公司Icreate Investments取得AI初创公司耐能智慧(Kneron)股份,投资金额约1400万美元(约合新台币4.26亿元)。鸿海表示,此次现金增资为长期投资。耐能主攻神经网络处理器及各种图像识别功能,先前耐能募集资金,研发下一代边缘计算AI芯片,或可支持鸿海的电动车开放平台。
---
「新视焰」获得过亿元A轮投资
近日,数字化临床研究企业「新视焰」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由斯道资本领投,夏尔巴投资、爱瑞投资跟投。
弘图半导体完成Pre-A轮近亿元融资
近日,弘图半导体完成Pre-A轮近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燕创集团以及亦庄创投、石溪资本、欣柯资本等多家机构共同投资。
霖和气候科技完成数千万 Pre-A 轮融资
霖和气候科技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中信建投资本和新材智资本。该公司专注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广复制标准化的CCUS分布式场景方案。
“精智未来”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以智能气体分析为基础的科技公司“精智未来”(ChromX)已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复星创富领投,广州科学城创投、上海珺天诚及老股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拓展研发和生产团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商业化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