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最新预言:五年内手机与 App 将消失,AI 将主导人类信息消费
手机的终结?马斯克描绘“后移动时代”
在最新一期播客节目中,特斯拉与 xAI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次抛出大胆预测——未来五到六年内,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与 App 将彻底消失。
他表示,人们未来不会再依赖当下熟悉的移动终端形态。“我们所谓的手机,将不再是通讯工具,而是一个用于 AI 推理的‘边缘节点’(edge node)。” 马斯克解释道,未来设备只需要一个显示像素与声音输出的界面,加上无线连接功能,就能通过人工智能实时生成用户想要的内容。
根据 LatestLY 与 NextBigFuture 报道,马斯克进一步指出,在这一架构下,“操作系统和 App 的概念将同时消失”。设备无需安装、下载或切换应用,一切由 AI 实时调度、生成与分发。“它会预测你最想看、最想听的,然后瞬间呈现。”
这一设想意味着,未来的“终端”更像是 AI 生态的延伸接口,而非独立运算设备。其计算部分将在本地完成部分推理工作,再与云端的高性能模型协作完成生成。换句话说,智能手机可能在十年内被 AI 终端彻底取代。
AI 内容成为主流消费形式
马斯克同时强调,在内容层面,AI 将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主导力量。他预测,五六年内人类消费的大部分信息、娱乐和教育内容都将由 AI 生成。
他在节目中表示,“到那时,我们每天阅读、观看、收听的内容,大多不再由人类创作,而是由 AI 按个人兴趣和语境生成。” 这一趋势或将重塑媒体、娱乐与广告等产业结构。
业界分析认为,这种“AI 生成内容”时代的到来,将推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与传统信息平台的深度融合,也可能带来新的内容真实性与版权治理挑战。
AI 超越人类:文明的分岔口
在更宏观的层面,马斯克重申了他对人工智能加速演化的担忧与期待。他援引早前观点称,AI 的智力可能在 2026 年左右超越单个人类个体,到 2030 年前后达到并超过人类总体智慧。
他在 Business Insider 的采访中表示,人类社会正处于“关键关卡”:要么通过 AI 和技术实现前所未有的富足社会,要么在意识形态和虚假信息中走向文明的崩溃。“AI 会让一切变得极端——要么极度繁荣,要么极度混乱。”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表态延续了马斯克长期以来的“技术救世”叙事:他既是超级智能风险的警示者,也在通过 xAI 与特斯拉加速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
特斯拉飞行汽车或将登场
除了 AI 话题,马斯克在节目中还透露,特斯拉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展示一款“可运行的飞行汽车”原型。
据 Gizmodo 与 Investing.com 报道,这款产品目前已进入原型阶段,马斯克称之为“一场将被铭记的演示”。虽然他未透露技术细节,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特斯拉试图延伸其能源与自动驾驶技术版图的又一次实验性尝试。
若该计划顺利推进,飞行汽车项目或将成为继 Cybertruck 之后特斯拉最具话题性的硬件创新之一,也可能推动公司估值与投资逻辑的新一轮重估。
评论:科技范式转折的信号
从“手机的消失”到“AI 主导内容”,马斯克的系列预测既具未来幻想色彩,也映射出硅谷当前的现实焦虑——AI 正在吞噬一切传统形态。
分析认为,马斯克的言论虽然激进,却呼应了产业趋势:移动互联网红利正在见顶,AI 原生生态正取代 App 生态成为资本与创新的中心。
在投资层面,若马斯克的“AI 终端”设想逐步落地,相关受益方向或包括:边缘计算芯片、AI 语义生成模型、语音与多模态交互接口、个性化内容生成平台等。与此同时,传统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及 App 广告市场的商业逻辑,可能在未来数年内被彻底重写。
无论他的预测最终能否实现,马斯克再一次把未来科技的焦点推向极限。他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人机边界模糊、内容即生成、设备趋于隐形的时代。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既意味着更高的便利与智能,也伴随着对隐私、信息控制与人类创造力价值的全新拷问。
或许,正如他在节目最后所言:
“我们要么借助 AI 打造富足文明,要么被技术洪流吞噬。”
这句话,既是预言,也是警告。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财联社11月3日电,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报告显示,截至10月31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外,我国境内股票市场共544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改善,科创引领作用凸显,产业结构焕新升级,分红回购频次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截至10月31日,全市场共1033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现金分红预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全市场现金分红总额7349亿元,89家公司年内分红金额超10亿元。
新型人工神经元能模仿脑细胞电化学行为
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工神经元,能够模仿生物大脑细胞的电化学行为。这一成果标志着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突破,有望显著缩小芯片体积、降低能耗,并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I)的实现。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这种人工神经元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处理器或硅基“类脑芯片”,它能真正模仿生物神经元的运作方式。在大脑中,神经活动由化学物质触发。而在这种人工神经元中,化学反应同样能驱动信息处理。也就是说,它不是用公式去“模拟”神经元的行为,而是通过物理过程去“复制”大脑的机制。
新型钙钛矿光伏器件光电转换率达 25.19% 再创新高
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采用「全真空热蒸发」技术,制备出 0.066 平方厘米的钙钛矿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 25.19%,持续工作超 1000 小时后性能保持在 95% 以上。1 平方厘米器件效率达 23.38%,展现较大产业化潜力,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光子学》。
---
弥费科技完成Pre-IPO轮近三亿元融资,前沿投资领投
弥费科技正式宣布完成Pre-IPO轮融资,总规模近三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前沿投资领投1亿元,并获多家产业及财务投资机构共同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AMHS先进技术研发与海内外产能建设,并为构建自主可控的全球业务生态提供关键支撑。 弥费科技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上海临港,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曦融兆波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鼎晖百孚领投
近日,安徽曦融兆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曦融兆波”)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百孚领投,龙芯创投、毅达资本、上海某国资跟投。 曦融兆波成立于2022年12月,作为国内领 先的核聚变辅助加热系统供应商,公司专注于射频技术的研发与系统级集成,致力于为可控核聚变提供完整的加热装备解决方案。
聚焦3D视觉传感器技术,聚源视芯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此次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产品研发与市场运营,为这家聚焦3D视觉传感器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AI)感知赛道的加速跑注入新动能。
通用具身智能公司「中科第五纪」完成天使轮及天使加轮融资
天使轮融资由华睿投资、鼎晖百孚领投,金融城资本、复琢资本跟投,老股东卓源亚洲、同创伟业持续加注,天使加轮由国海创新资本投资。这是继上半年连续完成种子和种子+轮融资后,中科第五纪年内完成的第四轮融资。
低空出行产品研发制造商「维新宇航」连续完成种子轮、天使轮融资
所筹资金将用于首款主力机型Vector 5全尺寸样机试飞筹备、适航认证推进及长三角新产线建设,同时启动混动机型技术验证与二代机型Vector 11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