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完成资本重组,首次公开“超级智能”时间表:目标不到十年实现 
	OpenAI本周宣布完成重组,确立其全新的资本与治理结构,这标志着这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公司进入了新的战略阶段。与此同时,OpenAI高层在一次全球直播中首次披露了“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内部路线图,提出要在不到十年内实现超越人类智能的AI系统,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资本重组:非营利控股、营利扩张 
	当地时间10月28日,OpenAI正式宣布完成资本重组,重组后的架构确立为“非营利组织控股营利实体”的双层结构。非营利母体现更名为 OpenAI Foundation(基金会),持有营利部门 OpenAI Group PBC(公益性公司) 的多数股权。 
	根据公司声明,OpenAI Group PBC估值约 1300亿美元,母体基金会负责监督其运营并确保研发方向符合公共利益与安全原则。此次架构调整已获得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办公室的正式批准,监管方表示,OpenAI已作出确保“安全优先”与“透明治理”的承诺。 
	微软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在重组后持有OpenAI Group PBC约 27% 股份。微软称,其投资估值约 1350亿美元,并强调双方的合作关系将持续深化,从基础算力到产品生态均会进一步整合。外界普遍认为,这一比例意味着微软成为OpenAI除基金会外最具影响力的单一股东。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重组有助于OpenAI解决原非营利结构下的融资瓶颈,使公司在高强度算力投入与全球商业化竞争中更具灵活性。换言之,OpenAI正在从“研究实验室”正式转向“AI超级企业”的角色。 
	研发路线图:从AI实习生到自主研究员 
	在重组宣布的同日,OpenAI首席执行官 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 与首席科学家 雅库布·帕乔茨基(Jakub Pachocki) 举行直播,首次披露公司内部AI研究目标与时间表。 
	根据路线图,OpenAI将在 2026年9月 前推出一个“研究实习生级AI”,能够协助科研人员进行复杂数据分析与实验建模。帕乔茨基称,这一阶段的模型“将通过巨量计算资源显著加速科研进程”。 
	下一阶段目标则更为激进:到 2028年3月,OpenAI计划实现一个“完全自主的AI研究员”,即具备独立生成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并形成结论的能力。这意味着,AI系统将在科研领域首次实现“从辅助到独立”的跨越。 
	帕乔茨基还表示:“我们认为,在深度学习持续进步的驱动下,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智能——即在多数关键认知领域超越人类的系统——可能不到十年。” 
	行业影响:从AI公司到“知识生产体” 
	这份雄心勃勃的时间表意味着,OpenAI的目标已从通用AI(AGI)迈向“知识自动化”的更高阶段。若目标实现,将对科研、教育、经济决策乃至创新体系带来深远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OpenAI的“AI研究员”概念可能重塑科研模式: 
	研发效率——AI可自动筛选论文、设计实验、生成算法,大幅降低研究成本; 
	知识壁垒削弱——科研不再仅依赖人类专家积累,算法可自我学习并提出新假设; 
	伦理与治理挑战——自主科研AI可能引发知识产权、结果可靠性与监管合规的争议。 
	摩根士丹利技术研究部门在一份简评中指出:“OpenAI此举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其试图垄断AI知识生产链条的上游环节——这是科技史上的重大结构性转变。” 
	监管与风险:安全承诺仍受检验 
	此次重组也伴随外界对安全性与监管的持续担忧。特拉华州监管机构特别强调,非营利基金会将继续对营利公司保持控制权,以防止商业利益凌驾于安全使命之上。 
	同时,OpenAI在声明中重申,公司将“以安全、透明和有益全人类的方式”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然而,多名AI伦理学者警告,若AI系统真正具备自主研究能力,如何确保其输出的科学结论与安全性仍是未知数。 
	超级智能倒计时 
	OpenAI的最新动作再次将“超级智能”话题推向公众视野。重组让其拥有更大的资本和组织灵活性,而其公开的路线图,则显示出从AI工具到AI主体的战略跃迁。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未来三到五年全球科研生态将迎来结构性变化——AI不再只是科研助手,而可能成为真正的“研究员”。 
	但与此同时,业界也普遍认为,OpenAI的十年时间表既令人振奋,也充满不确定性。资本、算力、监管与安全,将决定这一雄心是否会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次科技奇点。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空客:第三季度营收 178.3 亿欧元 高于市场预期 
	空客第三季度营收 178.3 亿欧元,高于市场预估的 174.5 亿欧元。调整后 EBIT 19.4 亿欧元,高于预估的 17.1 亿欧元。净利润 11.2 亿欧元,低于预估的 12.9 亿欧元。每股收益 1.41 欧元,低于预估的 1.63 欧元。公司仍预测全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约 45 亿欧元。 
	ALPHABET 第三季度营收 1,023.5 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 
	ALPHABET 第三季度营收 1,023.5 亿美元,高于预估的 998.5 亿美元。三季度谷歌云营收 151.6 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147.5 亿美元。三季度谷歌服务营收 870.5 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846.7 亿美元。 
	2025 Q3 全球 PC 市场复苏:联想领跑,五巨头占七成份额 
	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 PC 市场显著复苏,出货量同比增长 8.1%。市场回暖得益于 Windows 10 停止服务引发的设备更新需求和美国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供应链库存重构。主要厂商中,联想表现突出,同比增速 17.4%,保持全球市场份额首位。惠普出货量同比增长 10.3% 居第二。戴尔出货量微降 0.9% 排第三。苹果同比增长 14.9% 升至第四。华硕同比增长 14.1% 位居第五。全球前五大 PC 厂商占据近四分之三市场份额,高端产品领域集中度上升,中小型品牌出货表现疲软,市场格局向头部厂商集聚。 
	小米夺三季度中国监控摄像头线上销量第一 萤石排第三 
	2025 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全渠道市场销量 1312 万台,同比增长 2.3%,前三季度累计总销量 4108 万台,同比微增 0.8%。第三季度线上渠道销量占比超 65%,线下渠道销量同比降超 15%。线上全渠道市场中,小米、萤石、海康威视、乔安和神眸销售额居前五,合计份额 47.8%。小米线上市场销量与销售额份额均超 15%。萤石销售额份额 11.5%,同比增 1.9 个百分点。海康威视销额份额 8.1%。乔安销量排名第二,份额 9.9%。神眸销售额份额 4.0%。预测 2025 年该市场销量达 5457 万台,同比增长约 2%。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公司登记成立,注册资本510亿 
	10月27日,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杰,注册资本5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中移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微新医疗获数千万A+轮融资 
	10月29日消息,专注于打造女性健康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企业杭州微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新医疗)已于日前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创谷资本、合肥产投以及国元股权等共同投资。 
	极致上下文科技(Apex Context)完成数百万美元投资 
	近日,极致上下文科技(Apex Context)正式对外披露,该项目已获得硅谷美元基金HT investment与BV百度风投的数百万美元投资。 
	龙兴航电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码国产航电自主可控 
	本轮由上海临芯资本、永盛集团共同投资。此次融资不仅是资本市场对龙兴航电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更将为公司深耕低空经济赛道、强化航空技术验证服务能力注入关键资金动能。 
	亿铸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专注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 
	亿铸科技致力于为数据中心、AI云计算等场景提供“软件易用、Token成本低”的新一代算力解决方案,赋能 AI 产业加速发展。 
	强脑科技获2000万美元投资,三七互娱出手 
	未来,双方将以场景落地为导向、以社会责任为底色,探索脑机接口商业化路径,在赋能企业业务升级的同时,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文娱、XR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挖掘其在教育、医疗等场景的潜在价值,让脑机接口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矽杰微电子完成新一轮融资,加速毫米波雷达生态布局 
	此次募得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公司在上述领域的市场拓展与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已成功构建完整毫米波雷达芯片产品矩阵,累计实现超千万颗芯片的规模化交付,客户涵盖全球500强企业及细分领域头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