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股融易安卓版
股融易手机网页版
最新
头条
业务微信号
公号二维码
专业
服务
点击了解 让创投更简单
您好,我们不兼容IE7以下的浏览器,建议您升级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
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全球量子竞速再提速:美中科研团队同步突破通信与计算瓶颈
全球量子竞速再提速:美中科研团队同步突破通信与计算瓶颈

[ 导读 ]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内全球量子科研仍将处于“原理验证+系统集成”的关键阶段。无论是美国的量子网络蓝图,还是中国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计划,都将围绕如何将实验成果工程化、商业化展开竞争。 业内分析认为,此轮技术进展标志着量子科技已从“概念竞争”转向“路径竞争”:比拼的不仅是理论突破,更是系统集成与落地能力。谁能率先把“量子互联”与“量子算力”融合为现实基础设施,谁就将定义下一代信息时代的底层逻辑。

股融易资讯今日话题
---
全球量子竞速再提速:美中科研团队同步突破通信与计算瓶颈
在量子科技全球竞赛的关键节点,美中科研团队分别在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美国芝加哥大学团队在理论上将量子计算机互联距离扩展至两千公里,而中国科学院团队则提出一种全新的原子量子计算架构,实现了单原子高精度操控。这两项成果虽聚焦不同方向,却共同指向同一目标——构建大规模、可扩展、实用化的量子信息网络。
美国团队:量子通信“跨州”可期,2000公里互联成新里程碑
美国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Pritzker School of Molecular Engineering)科研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理论上可将量子计算机通信距离扩大至约2000公里的新方案。该成果由助理教授钟天(Tian Zhong)团队主导,被认为是全球量子互联网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突破。
研究团队通过改进稀土掺杂晶体(以铒离子为代表)的材料制备方式,将量子态相干时间从传统的0.1毫秒显著提升至10至24毫秒。根据这一提升,理论模型显示量子信号可在光纤通道中传播约2000公里而不丢失关键相干性。更重要的是,该方案基于现有材料体系,只需改进晶体生长工艺——由传统的Czochralski法改为分子束外延(MBE)法,即可获得纯度更高、结构更稳定的晶体。
芝加哥大学方面表示,这一成果意味着量子计算机之间不再受限于“城市级”连接,未来有望在跨州甚至跨国范围内实现纠缠态传输,为全球量子网络建设打下基础。按照团队估算,若进一步优化噪声抑制与信号中继设计,理论距离可延展至4000公里。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量子通信面临的核心瓶颈在于相干性保持。传统光量子信号在传输中极易受环境噪声干扰,量子态衰减导致纠缠消失。而芝加哥团队的研究从材料工程层面延长了量子态寿命,为构建“长距离量子链路”提供了可行路径。虽然仍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样机阶段,但其意义可比肩互联网早期从局域网向广域网的跃迁。
从产业与资本视角看,该研究被视为“量子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前驱成果。随着美国能源部(DOE)和多家科技企业布局量子网络节点(Quantum Network Node),长距离量子互联能力的验证将直接影响未来量子通信标准制定和产业生态格局。
中国团队:提出“光纤阵列”新架构,迈向大规模中性原子量子计算
与美国在量子互联方向的突破相呼应,中国科研团队则在量子计算硬件架构上实现原创性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詹明生、许鹏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Fiber array architecture for neutral-atom quantum computing》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新架构。
研究团队在二维光阱中稳定囚禁了10个铷原子,并利用光纤阵列实现高保真的“任意单比特门”并行操控,保真度高达99.6%。实验中还首次在二维原子阵列中清晰观测到里德堡阻塞效应——这是实现高保真双比特量子门的关键物理机制。该架构的创新点在于:将俘获光与操控光通过光纤阵列统一耦合,极大抑制了光束指向漂移,提高了寻址稳定性和并行效率。
研究负责人许鹏表示,这一方案可通过复制光纤通道实现系统扩展,并且天然兼容集成光子芯片,未来可在片上实现大规模原子阵列控制。“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架构,建立可模块化扩展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平台,为中国在大规模量子计算领域的自主体系提供基础。”许鹏说。
业内人士认为,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是近年来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硬件平台之一。相比超导量子比特或离子阱方案,中性原子体系在可编程性和规模扩展性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如何同时兼顾高速率、高稳定性与低误差率一直是难题。中科院团队的“光纤阵列架构”正是在这一瓶颈处实现突破,为构建数百乃至上千比特的可扩展系统提供了技术路径。
全球视角:量子科技进入“双引擎加速期”
从技术谱系来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突破解决的是“量子计算机之间的互联问题”,而中国科学院的创新着眼于“量子计算机内部的可扩展性问题”。两项成果分属量子网络和量子计算硬件两个关键环节,却共同推动全球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应用阶段。
国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量子生态将形成“计算+通信”双轨融合格局。前者决定量子算力的规模与稳定性,后者决定量子资源的共享与分布。谁能在这两条主线上实现技术闭环,谁就有可能在全球量子互联网标准与生态构建中占据主导。
从政策层面看,美国能源部、欧盟“Quantum Flagship”、中国量子科技重大专项均在推动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协同布局。中国近年来在量子通信领域已建立从“京沪干线”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基础网络,美国则在芝加哥、纽约和洛杉矶等地部署多节点量子通信试验平台。如今,随着理论互联距离突破与架构层创新同步出现,全球量子技术竞争或将进入新阶段。
从突破到实用化仍需“系统工程能力”
尽管两项成果意义重大,但从“实验室成果”到“工程化系统”仍有漫长道路。量子通信要实现真实的2000公里级互联,需要跨越中继节点布局、误差纠正、信号损耗抑制等多重技术门槛;而原子量子计算要从十个比特扩展到千比特级系统,还需在热噪声抑制、集成光学、电控系统与算法层面协同优化。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内全球量子科研仍将处于“原理验证+系统集成”的关键阶段。无论是美国的量子网络蓝图,还是中国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计划,都将围绕如何将实验成果工程化、商业化展开竞争。
业内分析认为,此轮技术进展标志着量子科技已从“概念竞争”转向“路径竞争”:比拼的不仅是理论突破,更是系统集成与落地能力。谁能率先把“量子互联”与“量子算力”融合为现实基础设施,谁就将定义下一代信息时代的底层逻辑。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存储产业链上下游迎“超级周期”
近日,海外头部存储厂商闪迪(SanDisk)宣布调涨闪存合约价格,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闪迪调涨幅度高达50%。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记者表示:“海内外头部存储厂商年内已经多次调高产品价格。AI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推动存储市场需求高涨的根本动力。人工智能服务器和终端产品等对存储器数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存储产业链上下游迎来‘超级周期’。”
对于本轮存储产品价格上调,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对存储产品的需求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存储产品的存储速度、容量与功耗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端存储产品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
多部大IP电影上映在即,全年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2025年电影市场总票房已经达到了450.18亿元。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还将有4部引进片上映,有望助力全年票房突破500亿元。具体来看,这4部影片分别为《疯狂动物城2》《惊天魔盗团3》《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第一章猗窝座再袭》(以下简称《鬼灭之刃:无限城篇》)和《阿凡达:火与烬》,4部影片均是在国内及全球市场得到验证的知名IP,具备坚实的观众基础。
台积电10月营收增速放缓,AI热潮可持续性再受质疑
其月度营收增速放缓,这加剧了外界对人工智能(AI)热潮可持续性的疑虑,即便包括英伟达在内的科技巨头仍在积极争夺芯片供应。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台积电10月营收同比增长16.9%,为自2024年2月以来最慢增速,但仍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6%增速。数据公布后,台积电美国存托凭证(ADR)盘前一度上涨3%。随着科技巨头加速投资数据中心,行业高管对AI驱动的增长仍持乐观态度。不过,台积电的营收仅反映单月业务表现,难以让投资者全面了解趋势。
尽管如此,市场情绪依然紧张不安。上周,科技股的突然下跌令投资者震动,这提醒人们:过去一年AI与半导体板块的强劲行情,或已逼近短期高点。华尔街多位CEO警告市场可能出现修正,知名“空头”迈克尔·伯里旗下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已开始做空英伟达。科技巨头仍计划维持高额资本支出。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与微软预计明年合计投入逾4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数字较2025年增长21%,以确保在AI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
CPE源峰向汉堡王中国注入3.5亿美元并将持有约83%的股权
CPE源峰宣布与汉堡王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CPE源峰将向汉堡王中国注入3.5亿美元的初始资金,用于支持其餐厅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以及运营能力提升。汉堡王中国旗下全资关联企业将签署一份为期20年的主开发协议,该协议将授予其在中国独家开发汉堡王品牌的权利。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持有汉堡王品牌的餐饮品牌国际集团将保留约17%的股权。根据整体规划,双方计划将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门店规模从目前的约1250家,拓展至2035年的4000家以上,并实现可持续的同店增长。
联想上海基金成立,首期10亿
2025联想创投CEO年会11月8日在上海举办。会上,联想与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浦东创投、复旦科创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宣布发起设立联想上海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人民币,将聚焦于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进行深度布局,致力于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
以下是【股融易资讯】为您整理的今日股权融资事件
---
高维医药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兴华鼎立领投
高维医药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兴华鼎立领投,杭州市科创集团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基金与杭州人才基金共同参与。资金将用于推进GW-01管线的临床试验,并加速高维平台更多创新靶点的发现与对外合作。
云脉芯联完成超5亿元A轮融资
近日,云脉芯联宣布完成超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科创集团领投,张江浩珩、深创投、国中资本等机构投资,IDG、光速光合、云九资本、华强资本等现有股东超额追投。据云脉芯联介绍,此次融资的完成,将加速推进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落地进程。
无界动力完成3亿元首轮融资
11月10日,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无界动力」完成首轮3亿元天使融资,由红杉中国、线性资本领投,高瓴创投、地平线、华业天成、钟鼎资本、BV百度风投、同歌创投等跟投,在首次融资中集聚了顶级财务投资机构与多元产业资本的双重认可。与此同时,天使+轮融资已接近完成,累计融资额超5亿元。
×
转发到圈子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