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 将雾霾变成钻石,这个疯狂的想法真的付诸现实了。
将雾霾变成钻石,这个疯狂的想法真的付诸现实了。近日,荷兰艺术家兼设计师达安·罗斯嘉德(Daan Roosegaarde)的“雾霾净化塔”(Smog Free Tower)正式在北京安装使用。这座塔高7米,目前只有一座在运营,但达安·罗斯嘉德称,中国政府希望投入更多资金改善空气质量,因为他预计未来将新增数百座类似的装置。
据悉,这台设备使用静电原理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由于雾霾中超过40%的污染物都是碳,因此达安·罗斯嘉德设想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利用高压将这些过滤出来的残渣变成钻石,并以人造钻石的形式出售。
之所以有这样疯狂的想法,跟达安的3年前在北京的经历有关。3年前,达内到北京参加国际设计周。一天,他站在酒店房间的窗前向外眺望。但是,他没能看到中国的首都美景,而只看到一片灰黑阴沉的雾霾,以及在雾霾之中时隐时现的央视大楼。
“眼看雾霾淹没了城市,却没有人对此做些什么,这实在不可思议。”望着眼前的景象,这位不到40岁的设计师萌生了一个念头:设计一款既诗意又实用的装置,把空气中有毒的雾霾给吸收掉,以恢复空气本来的清新面目。
没过多久,2013年年底,罗斯加德针对雾霾设计的“电子真空吸霾器”在荷兰诞生了。与带静电的气球吸附头发的原理类似,高6.5米的“电子真空吸霾器”利用埋设地下的铜线圈产生的离子静电场,把空气中悬浮着的10纳米以上的粒子—包括雾霾粒子—吸附到地面,然后对之进行清理。
“它能吸收空气中75%到80%乃至更多的雾霾。除了使用安全,还很节能,清洁30000立方米空气只需消耗30瓦特电,与一只灯泡无异。”罗斯加德解释说。
雾霾净化塔(Smog Free Tower)采用与医院清洁空气相类似的技术,通过静电吸附空气中的雾霾,只不过规模更加庞大。“它能在四周制造清新的空气泡,”Roosegaarde说:“人们可以免费体验到清洁无污染的空气。我们设计的塔就像是一座‘清洁空气的庙宇’,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实用价值。它能够吸收现有系统无法捕捉到的微小烟雾。”
而后他灵光频现:雾霾中微小的黑色颗粒成分多为碳,而碳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变成钻石。为什么不收集城市中的雾霾,把它做成钻石戒指呢?
Roosegaarde曾设计建造了在黑暗中发光的智能高速公路、“虚拟水灾”呼吁人们关注气候变化以及其它多个项目。现在,他开始着手建立清洁城市空气的净化器,它能吸收污染物,把雾霾做成戒指。
他在国外的众筹网发起了“共建空气净化塔”的项目,目标是筹集5万欧元建立一个空气净化塔。想支持此项目的人,可以花5欧元参与众筹,即可获得一个用空气净化塔收集的颗粒物压缩制成的雾霾钻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3天,他就筹集到了5万欧元。于是,雾霾钻石真的诞生了!
“雾霾戒指”与其他戒指最大的区别是:其戒面嵌入的不是珠宝翠玉,而是经过压缩的1000立方米污染空气中的雾霾微粒。罗斯加德解释说,“雾霾戒指”的理念,是普通人每预定购买一枚“雾霾戒指”,就意味着为雾霾成灾地区捐赠了1000立方米的纯净空气。
雾霾净化塔收集了足够多的雾霾颗粒后,设计师会将它变成钻石。打磨钻石通常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但Roosegaarde只打算用压缩的污染物做成简单的立方体钻戒。每个戒指要用去1000立方米的空气所含的雾霾颗粒。
201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荷兰板块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罗斯加德代表以他名字命名的“罗斯加德基金会”(Roosegaarde Foundation)提出了“拒绝雾霾——让孩子深呼吸计划”(SMOGFREE PROJECT)。他介绍说,他的基金会将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紧密合作,未来三年,通过组织“对抗雾霾设计展”、推进清洁空气技术和设备开发、倡导绿色城市杜绝污染源等活动,使更多人尤其是下一代,摆脱雾霾的困扰,得以畅快、自由地呼吸清新空气。
他希望通过销售“雾霾戒指”以及“雾霾钻戒”,来获得更多推进“拒绝雾霾——让孩子深呼吸计划”的资金。“‘雾霾戒指’是‘拒绝雾霾——让孩子深呼吸计划’的象征,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行动,使‘雾霾戒指’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限量版。”
诚然,罗斯加德的创想及行动的最终目的,是试图唤醒政府重视和民众参与,传播一种全民参与解决问题的正能量。在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的帮助下,罗斯加德在“电子真空吸霾器”面世不久后,向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无霾公园计划”。而今,这一计划终于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也许,将来某一天,我们能看到的,不再是遍及每个角落的雾霾,而是满大街的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