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未来五年或十年之内,会有大量的中国品牌成长起来。看消费升级的时候,基本上看三个事情,品牌升级、渠道升级、品类升级,投资的项目中3个升级方向一定要至少占据2个。
近日,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接受采访,发表了对“资本寒冬”的看法。他认为现在是创业者最难熬的时候,创业者们在现阶段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成长期的企业。而且越是在这个时候,企业越要关注自己真正的价值。
2015年下半年,李丰创立峰瑞资本,在深科技、TMT、医疗等多个领域有所布局。李丰把科技领域的投资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峰瑞资本从去年9月份开始组建科技投资团队,占投资团队总人数近半;投在科技里的项目占已投项目的三分之一左右。
早期投资是虎狼之争,一边要高举革新行业的大旗从0做起,一边要尽尝创业艰辛,对于习惯提纲挈领和宏观叙事的投资人们而言,无疑是一次充满“焦虑”和变数的转变。
过去两三年,O2O 战火纷扬,烧钱成了常态。烧钱大战持续了一年多,缔造出几只超级独角兽,也烧出了长长的死亡名单。 2016 年,O2O 这个词不再时髦,市场回归理性,裸泳者开始冒头,我们反而能够更冷静地聊起它。 大家都想知道的是:“O2O 不烧钱” 是否有规律可循?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表示,简单地说,第一是由竞争状况决定。第二还有一个因素:用户行为转变的难度。
2015年,国内VC界最火的投资人非李丰莫属。这一年,他完成了人生中的第四次转身,从新东方老师、“秒针”创始人,到IDG最年轻的合伙人,再到峰瑞资本创始人。在IDG中国7年,李丰成绩不凡,主导投的几个项目都成了现象级的公司,比如韩都衣舍、三只松鼠以及宜信。但李丰并不满足于此。去年8月中旬,李丰把创立了50天的峰瑞资本带到了聚光灯下,正式宣告从IDG“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