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股融易安卓版
股融易手机网页版
最新
头条
业务微信号
公号二维码
在线
客服
点击咨询 工作日9-18点
您好,我们不兼容IE7以下的浏览器,建议您升级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
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志 > 事业人生 > 库贝尔创始人张志强:创新是生命的本质!
库贝尔创始人张志强:创新是生命的本质!
阿里痛苦反思,用户到底是谁?
来源:原创  2016-07-01
作者:股融易

[ 导读 ] 张总是湖南人,热情、健谈,身上有一种难能可贵的韧劲(湖南话叫霸得蛮),还有一种能够影响别人的感染力。提到创业经历,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许久,仿佛一天一夜也说不完。采访进行了3个多小时,张总敢打敢拼的精神,善始善终的做事风格,以及踏实做人的处事原则,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2010年6月,深圳市库贝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南山科技园,2016年6月,当我走进位于光明新区侨德科技园的办公区时,看到的已经是一家颇具规模的新三板上市公司(835236)。见到库贝尔创始人张志强,他还在会议室与员工讨论工作,神情很是专注。没多久便出来与我打了招呼,时间观念非常之强。


张总是湖南人,热情、健谈,身上有一种难能可贵的韧劲(湖南话叫霸得蛮),还有一种能够影响别人的感染力。提到创业经历,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许久,仿佛一天一夜也说不完。采访进行了3个多小时,张总敢打敢拼的精神,善始善终的做事风格,以及踏实做人的处事原则,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库贝尔创始人张志强(左)


第二次创业——山穷水尽疑无路


在创立库贝尔之前,2003年,张志强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基于模具设计的工科背景,他选择做机械产品的国际贸易,主要出口欧美一些大的公司,如伟创力,IBM、GE,西门子等。2008年,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外贸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张总敏锐的意识到,创办的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微笑曲线的底部之下,既没有品牌又没有投入研发,只是赚取贸易的差价,发展空间并不大。他感到非常强烈的危机意识,必须变革和创新,才能改变这个局面!


这时候,深圳市政府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做民族品牌,并提出了三个方向,即生物医药、互联网和新能源。张志强顺势而为,对这三个方向逐一进行了分析。他说:“新能源方面,我考察了电池、手机电池、LED等项目,发现并不适合自己。互联网方面,曾经想过做机械贸易类的门户网站,但发现有一个美国公司已经做了相类似的。医药投入太多,医疗器械倒的确是可以做一些产品的,工科生总有一些产品情结。”


找准医疗器械这个方向之后,张志强很快开始了有意识的了解行业,与医疗行业的朋友交流看法,有几个业内精英认为,体外诊断行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这个设备,国内做的好的企业不多,行业发展前景可期。这样,2010年,张总便投了两三百万与几个合伙人一起创办了库贝尔。他说:“我原本是打算投资两年开始盈利了就退出的,但入行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想象中那样,后来就越投越多,差不多一两千万。”在这个过程中,张总不仅是天使投资人,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者,把贸易公司放手交给了合伙人管理,自己真正用心负责起做这件事情。


然而,张总的第二次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做实体比做贸易要困难很多,而且是跨行,甚至一度面临山穷水尽的境地。张志强坦言说:“从2010年到2011年,我们基本上在做产品的研发、注册,处于烧钱的阶段,钱都用得差不多了,没钱了。”到2012年上半年,张总无奈计划将企业出售,但因为与买家在价格上没谈拢,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只好继续接着做。


回过头来,他总结称,“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医疗行业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那时我们这个团队对该行业了解并不深入,尤其是我本人。而且,在产品定位上也没有仔细思考如何做出差异化产品,最终导致陷入了同质化竞争。”




整个2012年,公司处于发展的困难期,合伙人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分歧,其中个别小股东对公司发展持怀疑态度,内部分歧不消,陆续退出了股份。不过,经历这些起起伏伏,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磨练,同时也把队伍进一步优化。说到这里,张总感慨地说:“做企业一定要用心经营,有忧患意识, 自二次创业至今, 没有一天是舒坦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压力、有风险,不进则退!”


研发新产品——柳暗花明又一村


然而,机会往往会在最困难的时候突然间降临。在上海举办的一次展览上,库贝尔的产品被一家国外公司看中 ,对方肯定了库贝尔的研发实力和产品设计理念,并与库贝尔签署了一项生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合作协议。同时,库贝尔还研发了另一款差异化产品,即小型全自动检测系统iMagic系列。正是这两个产品吸引了投资人的注意。


说到与投资人的接触,张总原本是想找仙瞳资本创始人刘牧龙先生做顾问的,经过深入交谈之后,刘牧龙先生作为国内最专业的生物医药投资人之一, 作为深圳市科技领军人物,从事体外诊断行业多年,对项目非常理解,非常感兴趣。于是,2012年底,仙瞳资本、华信资本(鲁信创投600783 旗下基金)共同投资了1千万。获得这笔投资后,库贝尔便开始扩大场地,搬迁到现在的办公地点,并开始重点研发真正赢利的部分——试剂。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库贝尔进一步加强了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张总认为,队伍的心不能散,企业的斗志不能散! 需要依靠系统性的企业文化来凝聚人心。他欣慰地说:“现在来看,这样做的效果相当不错,目前这个团队充满了正能量和抗挫折能力。”


2014年,库贝尔年收入突破了1000万的门槛,这标志着企业已经开始起步。基于产品互补性的考虑,库贝尔控股了一家血球仪公司。控股之后,库贝尔大力扩建营销队伍,在5个重点省份设置大区域经理,开始招聘营销人才。到2015年,库贝尔的产品更加丰富,生化试剂就已经有30多个项目了,血球仪有十几个型号,生化分析仪也有十几个型号,产品也趋于稳定。这时,张总深感建设渠道的重要性,从2015年7月份开始,每个月招聘10个销售人员,几个月就招了40多个,遍及20多个省份。


除了布局销售渠道之外,2015年还有两件重要的工作。一是准备上新三板,走资本市场的路线。二是定位的转变,即从医疗仪器供应商转变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做基层医院标准化检验科——iOSS。这是库贝尔所独创的。


现在国家提倡分级诊疗,三甲医院针对疑难杂症,县级医院针对转诊治疗,社康中心及乡镇医院针对慢性病管理。库贝尔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创新,主要面向基层医院,做标准化检验科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做产品,同质化竞争。这一举措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互联网对医疗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张志强也不断思考,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走在前端。他说:“目前全国有6万多家基层医院,都是库贝尔的潜在客户,只要开拓了几百家、几千家,就可以收集该区域老百姓的健康数据,建立一个数据中心,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健康大数据。通过数据中心,可以帮助当地政府进行慢性病管理,采取预防措施。比如,我们在有些区域,计划运行IOSS给阿里云提供真实的诊断数据,使健康大数据得以应用。”张总甚至畅想,通过库贝尔iOSS标准化检验科 以及移动终端和智能穿戴,即便儿女与父母不在一个地方,也可以通过手机轻松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医疗服务。


谈到库贝尔未来的发展,张志强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今后公司会陆续整合同行的资源,相当于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与大部分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未来3-5年,库贝尔都会将以iOSS为重点,进行纵深发展,做成全球领先的标准化检验科解决方案供应商。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未来10年,也许进一步可以从解决方案供应商,上升到全球领先的平台级健康服务供应商。


企业经营的三大理念


张总出生于70年代,经历了两次创业,商海沉浮20多年,他经营企业的三大理念独具特色,对创业者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第一,互联网思维,即以用户为中心、开放分享与包容。张志强解释说,用户体验好才是王道,这在库贝尔的公司价值观中早有体现,就是“客户价值第一位”。开放与分享,这意味着企业并非创始人个人所有,也不是家族的,是属于大家的,最终是属于社会的。把企业的生态系统打造起来,使其可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包容,就是要容纳不同的人才,吸纳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张总认为,很多传统企业家并不具备互联网思维,做了很多年也做不大,问题就在于他们把企业当成是他自己的,没有用心去经营用户,更不用说营造粉丝和建立社群建立黏性, 也缺乏分享机制, 没有想去建立产业链合伙人和内部合伙人激励机制。


第二,资源整合思维。你不要想着这个行业你什么都要做,应该站在行业整合的角度,学会整合资源。陷入拼价格恶性竞争的企业比比皆是,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产品质量上不去,服务也跟不上,品牌就更不用说了。在国际上,中国医疗产品一直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张总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他坚决地说,“同质化的产品我再也不会做了!如果机会和代价合适,我会通过国内外并购的方式,以技术换市场,补充差异化高质量IVD产品。一定要以全球资源整合者的身份来看市场,不断将企业做大,中国企业是有机会的!”


张总介绍说,库贝尔有一个2.0计划,即抓住人才、管理、资金、品牌、门槛这五个核心要素,其他都可以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来实现。


第三、资本思维。要靠社会资本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能靠自己的原始积累。首先要把企业的架子搭好,吸引更多的人来出钱出力。只有企业自身价值的提升,加上资本价值的双轮驱动,才能将企业做好。


张总很清楚,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创始人的理念有很大关系。因此,他不断对企业的价值观进行革新。库贝尔原来的价值观是“客户价值第一位,严谨专注、诚信负责、团队合作、积极向上”,今年将“严谨专注、诚信负责“修改为“以人为本、创新分享”。


“以人为本”,人才在企业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库贝尔从2012年开始建立一套培训系统,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设立培养中高层的“大雁班”,培养骨干员工的将帅营,针对新员工的 “新兵连”,针对生产、研发等的 “专业班”,以及全体员工参加的 “全员班”。同时,公司不断完善合伙人机制和股权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此外,导师制、家庭委员制等也都是“以人为本”的作法。


“创新分享”体现在以客户为导向,建立前线合伙人机制。正如任正非所说的“让前线听得见炮声的人去做决策。”由前线的销售、售后及经销商担任合伙人的角色,下面是各个职能部门,再下面才是高层。前线的负责开拓市场服务用户,下面的负责提供服务。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前线的工作人员不需要听上司的命令,而是听客户的要求。


创业者要习惯孤独  创新必须“知行合一”


库贝尔获得的最早一笔融资来自华信资本,之后又通过路演等方式获得了两次融资。作为多次成功获得融资的创业者,张总在与投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他认为,“做事”与“为人”很重要。一方面,自己身上一种特有的韧劲和倔强,决定了他在做事情的时候是义无反顾的;另一方面,自己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企业没有私心,与合伙人之间建立绝对的信任,做生意光明磊落。这两方面都是投资人比较看重的。


除了做企业之外,张总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当一名真正的投资人,他觉得对于投资人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沟通。他说:“很多投资机构都对我的项目比较有兴趣,其中有的机构只派一些年轻人来与我沟通,一般只聊了个把小时就离开,谈半天、一天的很少。这些年轻人阅历毕竟不深,并非决策者,也没有创业经验,他们是无法真正领会创业者的思维和未来规划的。”




在张志强看来,现在的投资机构几乎都是流程化的操作,看BP, 备案、立项,看财务报表、尽职调查等,却忽视了与创始人思维的碰撞。事实上,创业者的思维才是对企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说到这些,张总眼神中有少许失落,他随后有感而发:“作为创业者要习惯孤独,理解你的人不要期望有很多。”


的确,很多创业者都不知道该如何来寻找投资人。对此,张总表示,一个团队既要有理性做事的人,又要有感性的带团队的人,即有号召力的人,精神领袖。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能热情洋溢的向别人介绍你的项目,所谓“好酒也怕巷子深”,谁会相信你呢?“做事要高调,做人要踏实。以我为例,我经常去参加路演,有时不仅是为了“融资”,更多是“融智”和业务合作。”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品牌传播手段。”


张总强调,作为一名创业者,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要能感染投资人。不管别人相信还是怀疑,你始终要相信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就算别人没有投资你的项目,也不代表你的想法不对,不要因此而怀疑自己。事实上,很多投资人对创业者还是非常尊重的,投不投还取决于机构的投资方向、阶段等因素,有时可能是时机不对。他笑笑说:“这与找对象有些相似,都是很难的,也要有些缘分。”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张志强认为,社会上并不缺钱,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企业本身的问题。商业模式、团队建设,创新机制等各方面都好的企业并不多。同时,从投资人的心态来看,雪中送炭的不多,锦上添花的很多。


张总建议,创业者一定不要在非常急用钱的时候才去找投资人,而应把融资作为一个常态,持续保证企业的现金流。除此之外,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团队,正确的战略方向。“钱,人,战略方向”这三个是重点,创业者必须牢牢地抓住。


对于创新,张志强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实践者,他认为, 创新是生命的本质! 达尔文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环境变化了,我们就必须去变化和创新! 从个人到团队再到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如果不创新就会停滞不前被对手超越。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要持续发展,一是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二是要不断反省、不断学习。张总很认同这句话,他明确说:“一个人如果不改进、不创新,总是在吃老本,那你就没有提升空间。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在创业过程中一直在不断思考,如何企业的发展,并且要求公司的干部要学习,要反省和创新。所以,创业者一定要有自我否定、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态度!”


他接着说,“其次,实践也是很重要的。什么都怕,不敢冒险是不行的,什么事情都是做了才知道。我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他一边说一边从身后摆满了各种书籍的大书橱中取下一本《王阳明全集》,“王阳明的观点看了让人倍受鼓舞,他告诉我,知道了就要去做!不要怕犯错误,只要这个错误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就没问题。”


在张志强看来,库贝尔iOSS标准化检验科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建立前线合伙人制度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当然,社会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做企业没有固定的程序,只有不停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不断修正。不仅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企业家就像一个“玩帆船的舵手”!


他总结称,创新最大的难点在于行动,下决心要做这个事情是很难的。很多人下不了这个决心,而且,做了之后能坚持的就更少了。创业首先要“知”,其次要“行”,最后要“坚持”。


采访结束后,张总对我说,“除了投资人之外,我很少跟别人说这么多自己做企业的想法。”听到这样的话,我倍感荣幸,心里也对他充满了感激。因为他的许多想法不仅对创业者非常受用,对我也同样如此。聆听他的访谈,我从中感悟了许多,学习了许多。


细细回想起来,创业者其实应该感到幸运,不经历创业的一番艰辛,又怎么会有“凤凰涅槃”的畅快体验?张总说,“我的第一次创业还算是成功的,第二次创业目前仍是未知数,充满风险也充满机遇。”但是,在我眼中,不论结局如何,他都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在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想做的事情,并且能持续创新挑战自己,且乐在其中!

×
转发到圈子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

让股权融资更简单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