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股融易安卓版
股融易手机网页版
最新
头条
业务微信号
公号二维码
专业
服务
点击了解 让创投更简单
您好,我们不兼容IE7以下的浏览器,建议您升级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
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本观点 > 华创资本吴海燕:资本真的无情吗?创业者该反思自己
华创资本吴海燕:资本真的无情吗?创业者该反思自己

[ 导读 ] 投资人和拿到股权投资的创业者,都是“资本”的使用者,需要兢兢业业,通过合理使用资本,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顺带实现个人价值,的确是最应彼此了解、坦诚合作的伙伴。

简介:吴海燕,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女士2006年加入华创资本,并曾于2008-2009年间加入华创资本投资的敦煌网,担任CEO助理,同时负责两个部门的业务。吴海燕女士于2010年回到华创资本,继续从事早期投资工作,负责投资了七幕人生、铜板街、同盾科技、别样红PMS 、Wish、700BIKE、下厨房、ONE等多个早期及成长期项目。吴海燕女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股融易 华创资本 吴海燕

最近,吴海燕给大家分享了一个所谓的“资本无情抛弃创业者”的案例。言外之意大概是,当资本说“不”的时候,创业者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位创业者已经融过天使轮、 A轮,经过了将近两年时间的发展,在融B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大半年下来没有什么进展,公司账上只有可供不到两个月使用的现金了。

当然,我们曾不止一次和这个创业者交流,屡次提醒他要注意现金流。两个月前,他希望我们提供一笔可转债,可是他依然需要在几个月内完成B轮融资,因为根据他的预测,他无法在半年内让现金流为正。不久前,这位创业者再次找到我们,希望华创的“VL”(即“Venture Lending”,指华创资本和宜信公司联合推出的、面向有机构投资人投资的高成长企业所提供的贷款)能给公司借一笔钱,并且他预测,可以在未来三个月内依靠这笔钱达成运营现金流为正。

我们问他,“现金流为正”是如何达成的。他可能真的有些着急了,因为他的公司账上只有不到两个月现金可用了。除了当面讨论,他还写了一封邮件给我们,从行业趋势、客户好评等角度说明,他的公司在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第二天早晨,我们又收到他连夜写的第二封长邮件,附上了一些客户数据,包括客户增长率、客户每月留存等。

这个创业者当时提供的所有数据,除了客户数、客户每月留存,其它都是基于收入每月线性增长的“毛估估”——不掌握财务和运营的关键数据,是对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不敏感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发现,有这个问题的创业者也并不在少数。

看着他连续每天熬夜写邮件,和他多次交流过的我们,也不忍简单地下任何结论。我们的一位同事,和这个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一起,花了一天时间,梳理了公司半年来的各项财务、运营数据,做出一个财务模型。结果这个模型显示,除非这个公司的人效增加十倍,否则不可能达成现金流为正。反观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不是那种纯粹靠技术、机器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人效增加两倍、三倍或可,十倍绝无可能。

这就是一个“被资本抛弃”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借钱给这个公司,无论是VL还是可转债,都意味着资本、资源、时间的继续被浪费。所以,已经投入的那些资本,只好变为“沉没资本”了;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把这些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希望下一次不要有类似错误发生;而这位创业者,我们也希望他因为度过这些煎熬的时光,可以发现一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得到成长,而不是一味怨恨、谴责“无情的资本”。

失败原因:对于一个初创企业而言,“现金流为正”并非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才有股权投资这个行业,对初创企业进行资本支持,让初创企业在亏损甚至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去进行前期的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团队搭建等——这是为日后实现商业价值打造“引擎”。

而我们一再提醒这位创业者注意现金流的原因,是因为他所从事的并非是一个完全创新的模式,而是一个对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改良,在A轮的那个时刻点,他的“proof of concept”即“模式验证”并未完成——他的方式是不是真的有效提高了行业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在当时还是未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应该进行大肆扩张的,因为也许“放大”的是一个错误的模式。

总结:“资本”是社会资源的一种,这种“社会资源”甚至很可能就来自你、我、他,代表每一个人的福利,例如社保基金、退休基金等。这些“资本”交给基金管理人,通过投资于优秀创业者所创立的有价值的企业,一段时间后通过股权增值而退出,实现资本回报。

投资人和拿到股权投资的创业者,都是“资本”的使用者,需要兢兢业业,通过合理使用资本,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顺带实现个人价值,的确是最应彼此了解、坦诚合作的伙伴。

×
转发到圈子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