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股融易安卓版
股融易手机网页版
最新
头条
业务微信号
公号二维码
专业
服务
点击了解 让创投更简单
您好,我们不兼容IE7以下的浏览器,建议您升级浏览器或更换浏览器
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门话题 > 希音回香港上市:欧洲不“放过”,我们就该“放过”吗?
希音回香港上市:欧洲不“放过”,我们就该“放过”吗?

[ 导读 ] 希音:欧美监管之下的“数字暴君”?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沈浪

当蔡国强的“升龙”烟花在喜马拉雅雪山燃放的那一刻,始祖鸟品牌未能等来全球瞩目的欢呼,反而全网的质疑声几乎如雪崩般袭来——尽管他们宣称材料通过欧美日验证,但燃放的地点却是植物学家口中“百年难愈”的脆弱草甸。这样不可思议的一场烟火秀为何能在雪山落地?背后的监管审批,令人震惊。

类似的,多家媒体传出,全球跨境电商品牌希音正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国内,以寻求香港上市的可能——这似乎也是一场快时尚领域的“雪山爆破”。要知道,这家由淄博首富许仰天掌舵的企业在欧美市场正遭遇着多重合规指控,虚假折扣、滥用Cookie追踪用户、操纵消费、代工厂滥用童工等行为,使其在伦敦始终无法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结果,转过头来说,这样的“问题企业”想回国上市?凭什么——虽说希音掌舵人是淄博首富许仰天,但这可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全球企业,却能被欧美监管体系反复围剿,多次被欧美资本拒之门外,背后的猫腻必然不少。

难道境外严守的合规红线,到了中国就成了“弹性地带”?

希音:欧美监管之下的“数字暴君”?

今年以来,希音遭遇全球不同地区的多重指控。尽管身处全球市场,在欧美的严格监管之下,但希音依旧“顶风作案”。

今年9月,据路透社报道,希音因不当使用Cookie,被法国数据保护机构处以1.5亿欧元罚款。希音对此裁决提出异议,并表示将提起上诉。这一指控背后的问题在于希音通过Cookie、设备指纹等技术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即使在用户明确拒绝后仍通过第三方追踪器持续监控。

同时,希音的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偏好生成个性化商品列表,但其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欧盟《数字服务法案》(DSA)要求平台披露算法逻辑,以防止“动态欺诈”和“消费操纵”。然而,希音却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引发监管机构强烈不满。

以上问题的本质,不仅仅是希音的数字技术创新引发了争议,更关键的是希音无视欧美的监管体系,始终游走在灰色边缘,反复试探当地的数字主权底线。当前,希音的总部位于新加坡,其用户数据也保存在新加坡的服务器,但欧盟则要求数据须本地化存储。这种数据离岸化的策略成为希音规避当地监管的又一轮争议。

此外,欧盟调查发现,希音大部分商品存在虚假折扣,其目的在于通过限时折扣、库存紧张等噱头刺激消费者的紧张心理,促使其在短期内做出消费决策,完成购物。在美国,希音则面临另一项起诉,资深艺术家指控希音借助AI算法、数据挖掘等技术,在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自动抓取热门图像与设计趋势,甚至直接完整复制艺术家作品,快速投入生产并上线销售。

而在越南、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地,希音被曝光其代工厂违反当地劳动法,存在非法雇佣童工、工人被迫接受底薪、超时加班等行为。尽管希音以“供应链自主管理”推脱责任,但欧美要求企业对供应链负“全链条责任”,更多人认为核心在于希音并未终止与代工厂合作,未能做好供应链管理,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且其零库存策略也是造成代工厂非法运作的核心原因之一。

种种指控之下,希音似乎成了欧美市场眼中的“数字暴君”——非法利用Cookie追踪用户数据,在用户拒权后仍偷采隐私;用虚假折扣和AI算法操纵消费;通过AI技术盗扒设计侵权;通过数据离岸规避监管;以及将零库存压力转嫁给代工厂致童工与超时加班,却又以“商业秘密”“供应链自主管理”等理由推责等等一系列行为,都是在把数据权力完全凌驾于监管合规与各方权益之上。

日前,根据媒体报道,希音英国分公司再度遭到指控,其通过关联交易,将约84%的销售额以“采购成本”名义转移至新加坡母公司,以降低在英税负。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已启动调查,若认定违规,可能追缴巨额税款并加处罚金。

我们的监管,不能成为希音们的“法外之地”

始祖鸟的雪山烟花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仍在网络发酵,雪山之巅的生态破坏像一道疮疤一般横在我们的监管体系之上。为何欧美监管过不了的项目会在我们这里如此肆意地开展?而希音的所谓回国上市,何尝又不是一轮新的践踏?

诚然,我们需要的不是固步自封的监管,而是一视同仁的开放。在欧美的监管标准之下,希音过不去的坎,没道理转回中国,就能顺利开展?数据隐私安全、虚假折扣、设计侵权、供应链失控等问题都不是小事,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一件引发行业发展根基的大事件。

而监管的价值就是要守住那些平常看不见的发展根基。一场雪山烟花或许在短期内不会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但是喜马拉雅的草毡层需要百年才能再生,我们的监管公信力则是长期得不到维系。

一次又一次的舆论震动警告我们,当欧美监管都在严守底线时,我们就不应该给希音这样的企业大开“绿灯”,而是以更严的标准、更硬的审查去督促他们、责令他们改正。一旦这样的企业在不改正的情况下还能上市,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助力,而是给行业埋下了一颗极具破坏力的风险炸弹。

所以,我们不能“放过”希音。这不是要扼杀企业发展,而是要守住监管的尊严——我们的市场和地区,不是任人践踏的法外之地。毕竟,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对问题企业的纵容,而是对规则的敬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参与评论
0条评论
  • 作者时间
    内容
×
转发到圈子
潇湘Lee金融说
潇湘Lee金融说
文章:910篇   浏览:92912
潇湘Lee,金融学硕士,历任北京钧涵投资高级投资顾问,专注金融领域新媒体内容服务,如Fintech、区块链等。钛媒体|知乎专栏|蓝鲸|品途|亿欧|i黑马|创业邦等30家新兴权重媒体站、搜狐号|新浪号|百家号|头条号等20家自媒体平台、联商|和讯|四大门户等10家博客作家,《商界评论》、《财富生活》、《现代商业银行》、《金卡工程》等多家杂志撰稿人
我要开通专栏 发布专栏文章
请先完成下方验证 ×
请输入手机号或邮箱号
您输入的密码不正确